打字猴:1.701962523e+09
1701962523 十七章:“太上下知有之。”《河上注》:“太上”,“太古无名之君也”。
1701962524
1701962525 十八章:“智慧出。”《河上注》:“智慧之君。”
1701962526
1701962527 二十三章:“信不足焉。”《河上注》:“君信不足于下。”
1701962528
1701962529 二十四章:“物或恶之。”《河上注》:“此人在位,动欲伤害,故物无有不畏恶也。”
1701962530
1701962531 二十六章:“重为轻根。”《河上注》:“人君不重则不尊。”
1701962532
1701962533 三十八章:“上德不德。”《河上注》:“谓太古无名号之君。”
1701962534
1701962535 四十六章:“天下有道。”《河上注》:“人主有道也。”
1701962536
1701962537 五十三章:“使我介然有知,……”《河上注》:“老子疾时王不行大道。”
1701962538
1701962539 五十七章:“人多伎巧。”《河上注》:“人君百里诸侯也。”
1701962540
1701962541 五十八章:“其无正,……”《河上注》:“谓人君不正其身,其无国也。”
1701962542
1701962543 五十九章:“治人。”《河上注》:“谓人君欲治理人民。”
1701962544
1701962545 七十七章:“唯有道者。”《河上注》:“唯有道之君能行也。”
1701962546
1701962547 七十九章:“有德司契。”《河上注》:“有德之君,司察契信而已。”“无德司彻,……”《河上注》:“无德之君,背其契言,司人所失。”
1701962548
1701962549 列举以上诸例之后,金春峰还做了具有说服力的另一综括,“王弼注为学术思想之《老子》,《河上注》则为养身与治国相结合之《老子》”;换言之,《河上注》的诠释与“与西汉初年黄老推广治身之道以治国,如司马谈《论六家要旨》所述者,完全相同。”[34]
1701962550
1701962551 《老子》一书的重心在“君人南面之术”当再无可疑。养生,甚至雏形的神仙之术,也在书中数度出现。数术方技,枝叶扶疏,源自远古巫术,战国、秦、汉间渗入黄老及兵家之迹日显,李零《说黄老》及其《中国方术考》修订本论之甚详[35]。《老子》影响当时及后世最深者在其形上的“道”论,自不待言,但就全书篇幅而言,远在治国牧民之下。1998年荆门市博物馆《郭店楚墓竹简》甫经出版,《道家文化研究》即有编辑专访前辈哲学史家张岱年教授。专访问题之一是:
1701962552
1701962553 问:郭店《老子》总共有三组,或者叫三篇。我们发现每一篇有自己的主题。譬如,乙篇的主题是修道,丙篇的内容都是有关治国的。甲篇则两者都有。由此看来,郭店《老子》更像是摘抄本。您觉得呢?
1701962554
1701962555 答:你这个讲法很有道理。[36]
1701962556
1701962557 七十年来张先生一向认为《老子》是系统性极强的一本专书,不是纂辑,而近年居然有了很大的改变。这是《老子》研究上很有意义的新趋向。
1701962558
1701962559 六、《孙》、《老》亲缘关系再探
1701962560
1701962561 本文第二节从文句及思想上已初步探讨了《孙》、《老》的亲缘关系,但二、三、四节的主要目的是考订《孙》、《老》先后之序。为了进一步肯定《孙》、《老》密切的亲缘关系,先参考朱熹对《老子》备极尖锐而又不失中肯的观察,然后再深探《孙》、《老》同轨的愚民治术。
1701962562
1701962563 《朱子语类·老氏》开卷语即启人深思:
1701962564
1701962565 康节(邵雍,1011—1077)尝言老氏得《易》之体,孟子得《易》之用,非也。老子自有老子之体用,孟子自有孟子之体用。“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此老子之体用也。存心养性,充广其四端,此孟子之体用也。
1701962566
1701962567 国史上思想体系最大,洞察力最强,学识最渊博、最注重道德修养和社会实践的朱熹,独独以最能代表兵家精髓的名句作为《老子》之体用——这是何等权威的思想核酸遗传“基因”的鉴定!诚然,朱子一字未提及《孙子》,因为在他这位道学家的眼里,孙武那样专讲诡道诈术之人,根本不入先秦诸子之列,更不屑研究《孙》、《老》孰先孰后的问题。但他这一针见血的观察却大有益于重显王弼大加美化、玄学化后的《老子》的庐山真面目。特别应该顺便一提的是在《朱子语类》同卷之中,有人指出先前程颐(1033—1107)答问时,也以“将欲取之,必固与之”作为《老子》学说的基本特征。
1701962568
1701962569 朱熹对《老子》的刻画与批评值得再征引:
1701962570
1701962571 〔《老子》〕又曰:“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谷。所谓溪,所谓谷,只是低下处。让你在高处,他只要在卑下处,全不与你争。他这功夫极难。常见画本,老子便是这般气象,笑嘻嘻地便是个退步占便宜底人,虽未必肖他,然亦是它气象也。”
1701962572
[ 上一页 ]  [ :1.70196252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