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1964173
1701964174
[70]郑杰文,《中国墨学通史》,页31—41,对墨者三种人才的功能与活动有很好的叙述与分析。
1701964175
1701964176
[71]张永义,《墨子与中国文化》(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页331。
1701964177
1701964178
[72]张永义,《黑子与中国文化》,页307—318。
1701964179
1701964180
[73]《史记》,页2350。
1701964181
1701964182
[74]《汉书·元帝纪》,页277。
1701964183
1701964184
[75]《毛泽东传》(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下册,页1657。
1701964185
1701964186
[76]墨者的悲剧也可释为弗洛伊德提出的人类生存本能与死亡本能斗争的悲剧。
1701964187
1701964188
1701964189
1701964190
1701964192
何炳棣思想制度史论 第十二章 儒家宗法模式的宇宙本体论:从张载的《西铭》谈起
1701964193
1701964194
传统儒家的著述堪称汗牛充栋,有关当代新儒家的著述亦已车载斗量。在20世纪内,尤以二次大战以后,世界性的“中国学界”里,无论就文章、专刊、论文集的数量,或就国际学术研讨会的频率而言,没有任何中国研究领域能比传统及当代中国思想史更为热门的。自1980年代起,中国大陆恢复了儒学研究的兴趣并开始与海外合作以后,古今儒学研究更成为热门中的热门。因此,思想史研究局内外都不免会提出:关于儒学要义难道还真会有发前人之所未发的可能吗?
1701964195
1701964196
也许由于我个人教研的头五十年内极力避免专攻中国思想史,也许由于我的过分天真,我的答复是肯定的:对传统儒学要义,今后肯定能有新颖而又较深入而正确的阐发。原因是由于极大多数当代新儒家及其倾慕者都坚持以发扬儒家思想中所谓的“积极功能”为前提,忽视或避免讨论儒家思想中种种“负面”的作用。因此,他们对儒家思想内涵往往过分“净化”,以致对儒家思想体系中的基本特征不免有诠释失当,甚或根本错误。笔者采取生平罕用的大题小作法——试以张载《西铭》一文为视窗,上溯至《易传》与董仲舒,旁涉及二程与朱熹等理学奠基人,以期证成鄙说:秦汉以降儒家的宇宙本体论是宗法模式的。设若鄙说确能成立,中外相关学人对儒家学说旨要的若干看法照理就应作一严肃的新反思了。
1701964197
1701964198
一、《西铭》:宗法模式的宇宙本体论
1701964199
1701964200
张载的《西铭》,原名《订顽》,可能是近千年来最有影响、最广受赞扬的一篇哲学论文。为了解此文之非常意义必先指出张载在中国思想史上所处的地位。对理学有精深研究的蒙培元教授作了以下的评述:“张载是真正的理学家,也是理学形成阶段的第一个重要环节。他建立了以气为本体的宇宙论,批评了佛道以空无为世界本原的唯心论,在理学史上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太虚即气’的学说以及万物产生于太虚而又回到太虚的学说,肯定了物质的永恒性。他提出‘气化之谓道’以及‘天地之气,虽聚散攻取百塗,然其为理也顺而不妄’(《正蒙·太和》)的命题,赋予理这一范畴以规律的意义,同样具有重要意义。”[1]
1701964201
1701964202
张载在思想史上占有崇高地位尚有其他原因。与其他哲学家比,张载更“明确”地提出“天人合一”的命题。再则由于张载以“气”为宇宙本体,他不但受到明末清初“唯物”思想家王廷相、王夫之等的赞扬,而且更受到当今大陆思想史方面学人的普遍重视。此外,我国历代哲人表示自己的使命感和抱负从来没有能胜过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1701964203
1701964204
《西铭》一文很早就为比张载小十二、三岁的程颢、程颐兄弟推崇备至。各种版本的二程文集和语录及张载文集所录所辑的二程和朱熹等人对《西铭》评赞的文辞虽时有出入,但无一不对《西铭》给予极高的评价,韩愈《原道》一文在我国思想史上的重要性是众所公认的,而程颐对《西铭》的评价远远超过韩愈的《原道》:
1701964205
1701964206
孟子之后,只有(韩愈)《原道》一篇,其间言语固多病,然大要尽近理。若《西铭》则是《原道》之宗祖也。《原道》却只说道元,未到《西铭》意思。据张子厚(张载字)之文,醇然无出此文也。自孟子后,盖未见此书。[2]
1701964207
1701964208
朱熹对《西铭》文章义理及结构有特殊的体会:
1701964209
1701964210
《西铭》前一段如棋盘,后一段如人下棋。《西铭》有个直劈下底道理,又有个横截断底道理。[3]
1701964211
1701964212
六个半世纪以后,在康熙《御制性理精义》的“凡例”中,《西铭》得到官方最权威的重新肯定:“张子《西铭》乃有宋理学之宗祖,诚为《语》、《孟》以后仅见之书,盖悉载全文,附以朱子解说,使学者知道理之根源、学问之枢要。”
1701964213
1701964214
《西铭》是我国近千年思想方面影响至深且巨的一篇论文应该是并不夸张的史实,更令人惊异的是此文全长不过253字。为了便利分析和讨论,我们将《西铭》分成小段,每段加以号码,征引如下:
1701964215
1701964216
(1)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1701964217
1701964218
(2)大君者,吾父母宗子;其大臣,宗子之家相也。
1701964219
1701964220
(3)尊高年,所以长其长;慈孤弱,所以幼其幼。圣,其合德;贤,其秀也。凡天下疲癃残疾,茕独鳏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于时保之,子之翼也。乐且不忧,纯乎孝者也。违曰悖德,害仁曰贼;济恶者不才。其践形,唯肖者也。知化则善述其事,穷神则善继其志。不愧屋漏为无忝,存心养性为匪懈。恶旨酒,崇伯子之顾养;育英才,颖封人之锡类。不弛劳而辰豫,舜其功也;无所逃而待烹,申生其恭也。体其受而归全者,参乎!勇于从而顺令者,伯奇也。
1701964221
1701964222
(4)富贵福泽,将厚吾生也;贫贱忧戚,庸玉女于成也。存,吾顺事;没,吾宁也。[4]
[
上一页 ]
[ :1.70196417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