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1969108e+09
1701969108 ⑥ 化声之相待,若其不相待,和之以天倪,因之以曼衍,所以穷年也:这五句今本在“忘年忘义”句上。根据吕惠卿本及宣颖本改正。
1701969109
1701969110 蒋锡昌说:“吕惠卿本移‘何谓和之以天倪’至‘则然之异乎不然也亦无辩’一段文字在‘所以穷年也’下,当从之。盖此为后人所误倒也。”
1701969111
1701969112 王叔岷先生说:“此二十五字,与上下文义,似不相属,褚伯秀《义海纂微》引吕惠卿注后附说云:‘“化声之相待”至“所以穷年也”,合在“何谓和之以天倪”之上,简编脱略,误次于此,观文意可知。’其说极是。宣颖《南华真经解》,直迻此二十五字于上文‘何谓和之以天倪’上,王先谦《集解》亦从之。”
1701969113
1701969114 ⑦ 忘年忘义:忘生死忘是非。按:安适之至谓之“忘”。
1701969115
1701969116 郭象《注》:“忘年故玄同死生,忘义故弥贯是非。”
1701969117
1701969118 ⑧ 振于无竟:遨游于无穷的境地。“竟”,崔本作“境”(《释文》)。“竟”、“境”古今字,作“竟”是故书(王叔岷说)。
1701969119
1701969120 林希逸说:“振动鼓舞于无物之境。此‘振’字便是逍遥之意。”
1701969121
1701969122 释德清说:“无竟者,乃绝疆界之境。即大道之实际,所言广莫之乡,旷垠之野,皆无竟之义。”
1701969123
1701969124 【今译】
1701969125
1701969126 “假使我和你辩论,你胜了我,我没有胜你,你果然对吗?我果然错吗?我胜了你,你没有胜我,我果然对吗?你果然错吗?是我们两人有一人对,有一人错呢?还是我们两人都对,或者都错呢?我和你都不知道,凡人都有偏见,我们请谁来评判是非?假使请意见和你相同的人来评判,他已经和你相同了,怎么评判呢?假使请意见和我相同的人来评判,他已经和我相同了,怎么能够评判呢?假使请意见和你我都不同的人来评判,他已经跟你和我相异了,怎么能评判呢?假使请意见和你我都相同的人评判,他已经跟你我相同了,怎么能评判呢?那么,我和你及其他的人都不能评定谁是谁非了,还等待谁呢?
1701969127
1701969128 “变化的声音是互相对立而成的,如果要使它们不相对立,就要用自然的分际来调和它,我的言论顺应万物的流变从而悠游一生。什么叫做用‘自然的分际’来调和一切是非?任何东西有‘是’便有‘不是’,有‘然’便有‘不然’。‘是’果真是‘是’,就和‘不是’有区别,这样就不须辩论;‘然’果真是‘然’,就和‘不然’有区别,这样也不须辩论。安适于生死年岁,安适于是非仁义,遨游于无穷的境域,这样也就能寄寓于无穷的境域。”
1701969129
1701969130
1701969131
1701969132 罔兩①問景②曰:“曩子行,今子止;曩子坐,今子起;何其無特操與?”
1701969133
1701969134 景曰:“吾有待而然者邪?吾所待又有待而然者邪?吾待蛇蚹蜩翼③邪?惡識所以然!惡識所以不然④!”
1701969135
1701969136 【注释】
1701969137
1701969138
1701969139 ① 罔两:景外之微阴(郭《注》)。另一说作“蝄”,据《说文》解作“山川之精物”(蒋锡昌说)。
1701969140
1701969141 ② 景:“影”的古字。一本或作“影”(《释文》)。
1701969142
1701969143 ③ 待蛇蚹(fù)蜩(tiáo)翼:意谓蛇凭借腹下鳞皮而爬行,蝉凭借翼羽而起飞。
1701969144
1701969145 ④ 恶识所以然,恶识所以不然:既不识其所以然与其所以不然,则是非不必辩矣(陈启天说)。
1701969146
1701969147 【今译】
1701969148
1701969149 影外淡影问影子说:“刚才你移动,现在你又停止下来;刚才你坐着,现在你又站起来;你怎么这样没有独立的意志呢?”
1701969150
1701969151 影子回答说:“我因为有所依靠才会这样子吗?我所依靠的东西又有所依靠才会这个样子吗?我所依靠的就像蛇有依靠于腹下鳞皮、蝉有待于翅膀吗?我怎能知道为什么会这样!怎能知道为什么不会这样呢!”
1701969152
1701969153 昔者①莊周夢為胡蝶,栩栩②然胡蝶也,自喩適志與③!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④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胡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⑤。
1701969154
1701969155 【注释】
1701969156
1701969157 ① 昔者:犹“夕者”。
[ 上一页 ]  [ :1.70196910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