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1971258e+09
1701971258 ⑰ 决(huán)溃痈(yōng):“”,疽。“痈”,红肿出脓的疮。
1701971259
1701971260 ⑱ 假于异物,托于同体:借着不同的原质,聚合而成一个形体。
1701971261
1701971262 成玄英《疏》:“水火金木,异物相假,众诸寄托,共成一身。”
1701971263
1701971264 曹础基说:“‘假’、‘托’,都是寄托的意思。‘异物’,从一个个的人、一件件的事说则互相不同,故称异物。‘同体’,从大道说则为一体,故说同体。”
1701971265
1701971266 ⑲ 芒然:同“茫然”。
1701971267
1701971268 李颐说:“无系之貌。”(《释文》引)
1701971269
1701971270 ⑳ 愦愦:烦乱。
1701971271
1701971272 ㉑ 观:示;炫耀。
1701971273
1701971274 ㉒ 生定:“生”通“性”。“生定”,性分静定而安乐(成《疏》)。或说“定”为“足”字之误。生足,即性分自足。
1701971275
1701971276 俞樾说:“‘定’疑‘足’字之误。‘穿池而养给,无事而生足’,两句一律。‘给’,亦‘足’也。‘足’与‘定’,字形相似而误。”俞说有理,译文从此。
1701971277
1701971278 ㉓ 畸(jī)人:同奇人,指不合于俗的人。
1701971279
1701971280 ㉔ 天之君子,人之小人:今本作“人之君子,天之小人”。上两句为“天之小人,人之君子”,与此两句重复。王先谦说:“疑复语无义,当作‘天之君子,人之小人’。”今据王说校改。
1701971281
1701971282 奚侗说:“此文四句义复,下二句‘人’字‘天’字互误。”
1701971283
1701971284 王叔岷说:“旧钞本《文选》江文通《杂体诗》注引,下二句正作‘天之君子,民之小人’。今本‘民’作‘人’,唐人避太宗讳改。”
1701971285
1701971286 【今译】
1701971287
1701971288 子桑户、孟子反、子琴张三人互相谈说:“谁能够相交而出于无心,相助而不着形迹?谁能超然于物外,跳跃于无极之中;忘了生死,而没有穷极?”三个人相视而笑,内心相契,就一同做了朋友。
1701971289
1701971290 这样不久子桑户死了,还没有下葬。孔子听到了,就叫子贡去助理丧事。子贡看到一个在编歌曲,一个在弹琴,二人合唱着:“哎呀桑户啊!哎呀桑户啊!你已经还归本真了,而我们还在做凡人的事啊!”
1701971291
1701971292 子贡赶上去问说:“请问对着尸体歌唱,合礼吗?”
1701971293
1701971294 二人望望笑着说:“他哪里懂得礼的真意!”
1701971295
1701971296 子贡回去以后,把所见的告诉孔子,问说:“他们是什么人啊,不用礼仪来修饰德行,而把形骸置于度外,对着尸体歌唱,无悲哀之色,简直无法形容,他们究竟是什么人啊!”
1701971297
1701971298 孔子说:“他们是游于方域之外的人,而我是游于方域之内的人。方域之外和方域之内彼此不相干,而我竟然叫你去吊唁,这是我的浅陋啊!他们正和造物者为伴侣,而遨游于天地之间。他们把生命看作是气的凝结,像身上的赘瘤一般,把死亡看作〔是气的消散,〕像脓疮溃破了一样,像这样子,又哪里知道死生先后的分别呢!借着不同的元素,聚合而成一个形体;遗忘里面的肝胆,遗忘外面的耳目;让生命随着自然而循环变化,不管它们的分际;安闲无系地神游于尘世之外,逍遥自在于自然的境地。他们又怎能忍受厌烦而拘守世俗的礼节,表演给众人观看呢!”
1701971299
1701971300 子贡说:“那么您是依从哪一方呢?”
1701971301
1701971302 孔子说:“从自然的道理看来我就像受着刑戮的人。虽然这样,我们应该共同追求方外之道。”
1701971303
1701971304 子贡说:“请问有什么方法。”
1701971305
1701971306 孔子说:“鱼相适于水,人相适于道。相适于水的,挖个池子来供养;相适于道的,泰然无事而性分自足。所以说,鱼在江湖之中就忘记一切而悠哉游哉,人游于大道之中就忘了一切而逍遥自适。”
1701971307
[ 上一页 ]  [ :1.70197125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