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1972554e+09
1701972554 ① 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语见《老子》三十六章。“利器”,指权势禁令,仁义圣智等。
1701972555
1701972556 ② 彼圣人者:“圣人”,当作“圣知”(褚伯秀说)。
1701972557
1701972558 ③ 绝圣弃知:语见《老子》十九章。
1701972559
1701972560
1701972561 ④ 擿(zhì):义与“掷”字同(《释文》);犹投弃之(崔说)。
1701972562
1701972563 ⑤ 殚(dān)残:尽毁(成《疏》)。
1701972564
1701972565 ⑥ 擢乱六律:“擢”,疑借为搅(马叙伦说)。
1701972566
1701972567
1701972568 ⑦ 铄绝竽瑟:“铄”,同烁(李勉说),“铄绝”,烧断之(崔说)。“竽”,形与笙相似。“瑟”,长八尺一寸,阔一尺八寸,二十七弦(成《疏》);琴的一种。
1701972569
1701972570 ⑧ 塞师旷之耳:“师旷”,今本作“瞽旷”。依王叔岷之说改。
1701972571
1701972572 王叔岷先生说:“案此与下文‘胶离朱之目’对言,世德堂本无‘瞽’字,当补。但本书无瞽旷与离朱对言之例,下文‘彼曾、史、杨、墨、师旷、工倕、离朱者’云云,所谓‘师旷’,即承此言,则‘瞽旷’必‘师旷’之误(〈骈拇〉篇两以‘师旷’‘离朱’对言,可为旁证),或写者因师旷之瞽,遂误书为瞽旷耳。《鹖冠子·泰鸿篇》陆注引,正作‘塞师旷之耳’。”
1701972573
1701972574
1701972575
1701972576 ⑨ 工倕之指:“”,折断。“工倕”,古时以巧艺称著者。
1701972577
1701972578 ⑩ 而天下始人含其巧矣:“含”,原作“有”。案“有”疑“含”之误,上文“而天下始人含其聪矣”,“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与此句法一律,下文“人含有知,则天下不惑矣”(“知”疑当从此文作“巧”),即承此言,尤其明证(王叔岷《校释》)。按审文义,当作“含”,即含藏、内敛之意。又:此句下原有“故曰‘大巧若拙’”六字,为赘词,删去则前后文句正相对耦。王懋竑说:“此句衍。”(《庄子存校》)为是。
1701972579
1701972580 ⑪ 玄同:语见《老子》五十六章。
1701972581
1701972582 ⑫ 不铄(shuò):不炫耀。
1701972583
1701972584 李勉说:“‘铄’,当是炫之意。言人人能含其明而不外露,则天下不致有炫耀之事,意可以归真返璞。”
1701972585
1701972586 ⑬ 爚(yuè)乱:与“擢乱”同,“擢”借为搅(马叙伦说)。
1701972587
1701972588 林希逸说:“爚乱者,言熏灼而烧乱之也。”
1701972589
1701972590 【今译】
1701972591
1701972592 所以说:“鱼不能离开深渊,国家的利器不可以随便耀示于人。”那些圣人就是天下的利器,不可以明示于天下。所以抛弃聪明智巧,大盗才能休止;毁弃珠玉,小盗就没有了;焚烧符印,人民就纯朴了;击破斗秤,人民就不争了;毁尽天下的圣智法制,人民才可以参与议论。搅乱六律,销毁竽琴,塞住师旷的耳朵,天下的人才内敛他的聪慧;消灭文饰,拆散五采,黏住离朱的眼目,天下的人才内藏他的明敏;毁坏钩绳,抛弃规矩,折断工倕的手指,天下的人才隐匿他的技巧。灭除曾参史鱼的行为,封着杨朱墨翟的口舌,摈弃仁义,天下人的德性才能达到玄妙齐同的境地。人们都内藏明慧,天下就不会迷乱了;人们都内敛聪敏,天下就没有忧患了;人们都内含知巧,天下就不会眩惑了;人们都内聚德性,天下就不会邪僻了。像那曾参、史鱼、杨朱、墨翟、师旷、工倕、离朱等人,都是向外炫耀他们的才能,用来扰乱天下,这是正法所不取的。
1701972593
1701972594
1701972595
1701972596 子獨不知至德之世乎?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陸氏、驪畜氏、軒轅氏、赫胥氏、尊廬氏、祝融氏、伏犧氏、神農氏①,當是時也,民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樂其俗,安其居,鄰國相望,雞狗之音相聞,民至老死而不相往來②。若此之時,則至治已。今遂至使民延頸舉踵曰,“某所有賢者”,贏糧而趣之③,則内棄其親而外去其主之事,足跡接乎諸侯之境,車軌結乎千里之外。則是上好知之過也。
1701972597
1701972598 【注释】
1701972599
1701972600 ① 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畜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庐氏、祝融氏、伏牺氏、神农氏:这十二人为传说中的古代帝王。
1701972601
1701972602
1701972603 林希逸说:“十二个氏,只轩辕、伏牺、神农见于经,自此以上,古书中无之,或得于上古之传,或出于庄子自,亦未可知。”
[ 上一页 ]  [ :1.70197255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