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1982045e+09
1701982045
1701982046 ② 垫之致:“垫”,本又作“堑”,掘(《释文》)。“致”,至。
1701982047
1701982048 【今译】
1701982049
1701982050 惠子对庄子说:“你的言论没有用处。”
1701982051
1701982052 庄子说:“知道无用才能和他谈有用。天地并非不广大,人所用的只是容足之地罢了。然而如把立足以外的地方都挖到黄泉,人〔所站的这块小地方〕还有用吗?惠子说:“没有用。”
1701982053
1701982054 庄子说:“那么无用的用处也就明显了。”
1701982055
1701982056
1701982057
1701982058 莊子曰:“人有能遊①,且得不遊乎?人而不能遊,且得遊乎?夫流遁之志②,決絕之行③,噫,其非至知厚德之任④與!覆墜⑤而不反,火馳⑥而不顧,雖相與爲君臣,時也⑦,易世⑧而無以相賤。故曰至人不留行⑨焉。
1701982059
1701982060 “夫尊古而卑今,學者之流也⑩。且以狶韋氏之流觀今之世,夫孰能不波?唯至人乃能遊於世而不僻,順人而不失己。彼敎不學,承意不彼⑪。”
1701982061
1701982062 【注释】
1701982063
1701982064 ① 人有能游:言世有达者。“游”,自乐之意(林希逸说);胸次洒然(林云铭说)。
1701982065
1701982066 ② 流遁之志:流荡逐物,逃遁不反(成《疏》)。“流遁”是逐物忘反一等人(刘凤苞说)。
1701982067
1701982068 ③ 决绝之行:“决绝”,执志确然(成《疏》);与世判然自异(林希逸说)。
1701982069
1701982070 陈碧虚说:“果决卓绝之行,刻意以为高亢。”
1701982071
1701982072 刘凤苞说:“‘决绝’是深隐高蹈一等人。”
1701982073
1701982074 ④ 至知厚德之任:“任”,为。“至知厚德”,循自然之人(林希逸说)。按指至知厚德的人所为,便无流遁决绝之失。
1701982075
1701982076 ⑤ 覆坠:言陷溺于世故(林希逸说)。
1701982077
1701982078 ⑥ 火驰:逐于世如火之急(林希逸说)。
1701982079
1701982080 ⑦ 虽相与为君臣,时也:虽然相互易位有的为君有的做臣,只是一时之间。
1701982081
1701982082 ⑧ 易世:世代变易(王先谦《集解》)。
1701982083
1701982084 ⑨ 不留行:无留滞(成《疏》)。
1701982085
1701982086 ⑩ 尊古而卑今,学者之流也:这是对于“尊古卑今”的复古主义思想的批判,已见于〈天运〉篇。这一进步的观点,和法家主张相同,与儒家相对立。
1701982087
1701982088 ⑪ 彼教不学,承意不彼:“彼教”,指古人之教。谓不学古人之教,仅承其真意而不同于古人。
1701982089
1701982090 【今译】
1701982091
1701982092 庄子说:“人若能游心自适,哪有不悠游自得的呢?人如不能游心自适,哪得能悠游自得呢?流荡忘返的心志,固执孤异的行为,唉,那都不是至知厚德的人所为的!陷溺世俗而不回头,逐物如火而不反顾,虽然相互易位有的为君有的做臣,只是一时之争而已。世代变易便都不得视人为低下了。所以说至人无偏滞的行径。
1701982093
1701982094 “尊古而卑今,乃是学者之流。如果以狶韦氏之流看当今之世,谁能不随波逐流呢?唯有至人才能游心于世而不偏僻,顺随人情而不丧失自己。他们的教条我们不学,承受真义而不认同于他们。”
[ 上一页 ]  [ :1.70198204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