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1982302e+09
1701982302 ⑩ 无经纬本末:学无所见(林希逸说)。“经纬”,比喻处事的头绪。
1701982303
1701982304 ⑪ 以期年耆:意谓徒称年长。
1701982305
1701982306 苏舆说:“‘期’,犹限也。言他无以先人,徒以年为限。〈则阳〉篇:‘计物之数,不止于万,而期曰万物。’与此‘期’字义同。”
1701982307
1701982308 ⑫ 无以先人:无以过人(林希逸说)。
1701982309
1701982310 ⑬ 无人道:不能尽其为人之道(林希逸说)。
1701982311
1701982312 ⑭ 陈人:陈久之人(郭《注》)。
1701982313
1701982314 ⑮ 和以天倪,因以曼衍,所以穷年:三语引自〈齐物论〉篇。“曼衍”,散漫流衍,不拘常规。
1701982315
1701982316 ⑯ 不言则齐:不发言论则物理自然等同齐一。这里的“言”乃指主观是非的表达。“不言”即不参入主观的成见之意。
1701982317
1701982318 ⑰ 齐与言不齐:本来没有差别的加上了主观成见的言论便不齐了。
1701982319
1701982320 ⑱ 言无言:发出没有主观成见的言论。“无言”指无心之言。“无言”上原缺“言”字,据高山寺本补(刘文典《补正》)。
1701982321
1701982322 ⑲ 终身言,未尝言:“未尝”下各本衍“不”字。依马叙伦、王叔岷之说删。
1701982323
1701982324 马叙伦说:“‘终身言,未尝言;终身不言,未尝不言’,相对为文,此羡‘不’字。”
1701982325
1701982326 王叔岷说:“案‘不’字疑涉下文‘未尝不言’而衍。古抄卷子本、《道藏》成玄英《疏》、林希逸《口义》、褚伯秀《义海纂微》、罗勉道《循本》诸本,皆无‘不’字。焦竑《翼》本、王夫之《解》本、宣颖《解》本,亦并无‘不’字,所据本弗误。”
1701982327
1701982328 ⑳ 终身不言,未尝不言:终身不说话,未尝不在说话。意指若能体认事物的真况,则即使终身不说话,也达到了说话的效果。
1701982329
1701982330 ㉑ 有自也:有所由来(林希逸说);即有它的原因。
1701982331
1701982332 ㉒ 恶乎然?然于然。恶乎不然?不然于不然。恶乎可?可于可。恶乎不可?不可于不可。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已见于〈齐物论〉,字句的秩序稍异。疑是〈齐物论〉错简复出。
1701982333
1701982334 ㉓ 皆种:皆有种类(宣颖《南华经解》)。
1701982335
1701982336 ㉔ 以不同形相禅:以不同的类形相传接。
1701982337
1701982338 宣颖说:“各以其类,禅于无穷。”
1701982339
1701982340 ㉕ 始卒:即始终。
1701982341
1701982342 ㉖ 伦:端倪(郭嵩焘说)。
1701982343
1701982344 ㉗ 天均:自然均调。〈齐物论〉篇作“天钧”,严复以为当作往复周流之义。
1701982345
1701982346 严复说:“‘天均’犹‘天钧’,钧,陶轮也。似道之物,皆无始卒,无始卒者,惟环可言,则由是往复周流之事起矣。”(《评点庄子》)
1701982347
1701982348 【今译】
1701982349
1701982350 寓言占十分之九,其中重言占十分之七,无心之言日出不穷,合于自然的分际。
1701982351
[ 上一页 ]  [ :1.70198230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