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1989155
1701989156
孔子说:“万物都处在变化过程中,人也是这样。下一阶段变成什么状态,自己都不晓得,还晓得终点在哪里吗?还晓得起点在哪里吗?阶段一个接续一个,无穷。守好自己的天性和正德,静待变化,如此而已。”
1701989157
1701989158
颜回间:“要与自然保持一致,此话怎讲?”
1701989159
1701989160
孔子说:“人受自然控制,自然本身也受自然控制。人扭不过自然,乃是很自然的,生就了的。圣人懂得这个道理,所以面对危亡泰然处之,主动地与自然保持一致,走向终点,亦即走向下一阶段的起点吧。”
1701989161
1701989162
孔子说完,继续敲起梆子,唱起歌来。
1701989163
1701989164
八、谨防被拖入食物链
1701989165
1701989166
在下庄周著书漆园,夏日闷倦,肩挂弹弓,外出散步,登上了雕陵山。前山一大片是果园,同漆园一样,属国家所有。果园四周绕以绿篱,外人不得入内。庄周站在篱外,忽听背后扑扑有声,掉头看时,前额挨一翅膀,吓得大叫。原来是一只奇怪的大鸟,长尾巴,黑白花,状似喜鹊放大,翼展七尺,目径一寸。黄河流域没见过这样的怪鹊,估计来自遥远的南方吧。此时怪鹊飞过庄周头上,翔入果园,收翅歇在板栗树林。深秋季节,板栗成熟,满林栗叶呈暗铜色,衬托出怪鹊的黑白花,分外惹眼。庄周好奇,呆看不走。
1701989167
1701989168
庄周喃喃自语:“这是什么鸟呀?翅膀大而飞不远,太肥?眼睛大而撞着人,盲目?”随即起了庖厨念头,吞清口水。于是撩起长袍,跨过绿篱,急步窜入板栗树林,取下了肩挂的弹弓,仰脸窥测方向。正要瞄准,瞥见目标旁飞来一只蝉,庆幸自己找到浓荫,噪得痛快极了,渐入忘我境界。蝉的前面爬来一只膛螂,前爪握持一张枯叶,作为隐蔽自身之用,步步向蝉通近,正要捕捉。由于猎物即将到手,蟆螂同样入了忘我境界。膛螂的后面是那只怪鹊,大眼盯住蝗螂,正要啄食,也同样入了忘我境界。怪鹊的后面又是谁?谁的后面又是……想到这里,庄周震惊,叫出声来:哎哟!一个吃一个,一个吃一个!多可怕的食物链呀!贪利忘身,把他们,把我,一个个地串锁起来!”于是抛掉弹丸,挂弓上肩,转身便逃,跃出绿篱。这时候管理员从果园深处追赶出来了,向着篱外吼骂:“不要脸的东西,偷板栗呀!”
1701989169
1701989170
庄周低头快步下山,回漆园去。此后三天,心情仍不舒畅。日常侍候在身边的学生蔺且,跟踪追问:“老师近来很不舒畅,为啥事哟?”
1701989171
1701989172
庄周说:“我在反省。我只顾营养肉体,忘记了保全自身。一沟脏水,我看见了,远远避开。一池清水,我倒看不见了,差点淹死。先师老聃有教导说,到哪里守哪里的规则。三天前我散步到雕陵山,忘记保全自身,怪鹊飞来警告我,翅膀摘我前额。溜进板栗树林,又误入忘我境界,讨得了管理员一顿臭骂。三天不舒畅,就为这件事。”
1701989173
1701989174
九、她美她丑,与我无关
1701989175
1701989176
杨朱先生到宋国来,夜宿旅馆。馆主娶了两个姨太太,一个美,一个丑。丑姨太太坐柜台,管帐目,指挥馆仆,地位较高。姨太太接旅客,管客房,打扫清洁,地位较低。杨朱听过不少笑话,都是挖苦宋国佬的。做蠢事的在笑话中都是宋人。可不,眼前又多一个馆主。
1701989177
1701989178
第二天早起,馆仆送水来。杨朱找馆仆打听内幕。馆仆回答说:“美太太觉得自己美,我不觉得她美。丑太太觉得自己丑,我不觉得她丑。”杨朱给了赏钱,相信馆仆不蠢。
1701989179
1701989180
杨朱回头对随员们说:“学生们记住吧。行为高尚,又不觉得自己多么高尚,不管走到哪里,都受欢迎。”
1701989181
1701989182
1701989183
1701989184
1701989186
庄子现代版(增订本) 田子方
1701989187
1701989188
–-米酒瓮中的一群小飞虫
1701989189
1701989190
本篇引读
1701989191
1701989192
篇首原文三字为人姓名,做了篇名。
1701989193
1701989194
本篇共十一章,章与章之间无直接关系,属于杂记体裁。每章各有主旨,皆可独立。想系编余之简凑成篇的。若独立看,精彩之章不多。
1701989195
1701989196
其中第一章魏文侯明明是个霸主。被庄周小说化,扮演慕道者的角色,可知寓言何等离谱。第三第四两章同样离谱,孔子和颜回修道有心得,都在讲用了。
1701989197
1701989198
比较精彩的有第二章嘲议鲁国儒士礼仪琐屑和第五章讽刺鲁国满街假儒,以及第七章之鉴别真假画师。余较一般。
1701989199
1701989200
一、闻道太晚,魏王悲叹
1701989201
1701989202
魏国一位贤士,姓田名方,人称他田子方,亦即田先生方,应召进宫,陪魏文侯谈话。文侯早年建立魏国,修水利,助农耕,搞改革,向外掠夺领土,雄霸一时。现在老了,壮心鐀磨,有闲找读书人谈谈哲理。田子方谈话时多次提到溪工先生,对他表示赞赏。
1701989203
1701989204
文侯说:“那位溪工先生是你的老师吧?”
[
上一页 ]
[ :1.70198915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