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1989373e+09
1701989373
1701989374 智先生问道于无为谓,说:“我有三个问题想请教你。怎样思维,怎样考虑,才能懂道?如何处世,如何为人,才能合道?什么方向,什么路线,才能得道?”
1701989375
1701989376 无为谓不回答以上三个问题。不是不愿回答,而是忘却言论,不能回答,啊不,不是不能回答,而是不晓得该怎样回答才好。
1701989377
1701989378 智先生白问了,心头焦急,转身便走,遂去南方远游,继续寻师访友。看来道不在幽暗处,或许在光明处,而南方正是光明之所在,热带不是有阳光耀眼吗。对,要学道,去南方。
1701989379
1701989380 智先生向南方愈走愈远。天愈热了,棕榈树愈多了。走到一条亮河,名曰白水,唯见银波晃晃。白水南岸,一座大山,名曰狐阕山,峰壑看得非常清楚。心头藏有任何狐疑,到此便会一扫而光,故名。智先生爬上山,老远老远就望见了诳倔先生,竟看透了他的五脏六腑,真是太明白了。诳倔也就是不实而武断,这位先生据说样样皆懂。
1701989381
1701989382 智先生问道于诳倔,仍提出那三个问题。
1701989383
1701989384 诳倔说:“嘻!我懂。听我回答你。”刚摆出传道的架子,怎么就哑口啦,诳倔急得脸红,直拍前额。似乎已经想好的答案,此时只剩一片空白,再也想不出来。真是怪事!
1701989385
1701989386 智先生又白问了,遂去西方昆仓山的仙宫拜见黄帝,又提出那三个问题。
1701989387
1701989388 黄帝回答说:“非思维,非考虑,才能懂道。不处世,不为人,才能合道。无方向,无路线,才能得道。”
1701989389
1701989390 智先生说:“你懂道,我现在也懂了。看来唯有咱俩懂,无为谓和诳倔都不懂呢,对吗?”
1701989391
1701989392 黄帝说:“不对。无为谓真懂道。诳倔作懂道状。我和你终究是门外汉哟!懂道者不谈论,谈论者不懂道。这就是为什么圣人不重言教而重身教。道非某种思想体系,所以谈不出,抓不住。德非某种行为标准,所以做不出,达不到。仁有可能是装模作样的。义有可能是伤天害理的。礼是演戏,集体的欺骗。所以说,从我起的历代君王,失去道而提倡德,失去德而提倡仁,失去仁而提倡义,失去义而提倡礼──礼是害道的空花,捣乱的贼头。所以说,人要学道,就得打掉空花,天天打,进而打掉伤天害理的义,进而打掉装模作样的仁,回到无为状态。无为,不去制造社会问题,什么事情都好办啦。当今社会失道已久,道被化为意识形态的礼仪,的义方,的仁政,看得见,讲得清,摸得着,要想找回正道,不感到困难吗?说容易也容易,如果有伟大人物出现,扭转社会的趋势。”
1701989393
1701989394 黄帝又说:“生是死的后辈,死是生的前辈。倒过来说也通,生是死的前辈,死是生的后辈。生死到底谁在前谁在后,谁也说不清。人的生命不过是阴阳二气的结合。结合了,我们说这是生。散离了,我们说这是死。如果死生互为后辈,而后辈又无穷,我们面对生死循环,还怕什么。万物的生命皆是阴阳二气的结合,这是万物的同一性,亦即共性。万物与人一样,把自己喜爱的,例如生,誉为神奇,同时把自己厌恶的,例如死,诋为臭腐。所谓臭腐到头来又转化为神奇,所谓神奇到头来又转化为臭腐,正如生死循环。所以说,遍天下的生命现象,无论怎样纷繁,就其本质而言,不过是阴阳合成的一气罢了。圣人齐物,看重同一。”
1701989395
1701989396 智先生说:“我问道于无为谓,无为谓不回答我。不是不能回答我,而是不晓得该怎样回答我。我问道于诳倔,诳倔刚做出传道的样子,就闭嘴不告诉我啦。不是不愿告诉我,而是刚要告诉就忘了已经想好的答案。我问道于你,你回答了我。你懂道,怎么说是门外汉?”
1701989397
1701989398 黄帝说:“无为谓真懂道,因为他不晓得该怎样谈论道。诳倔作懂道状,因为他毕竟忘记了谈论道。我和你终究是门外汉,因为我们晓得用智,谈得头头是道。”
1701989399
1701989400 智先生后来又遇见诳倔,向他转述了黄帝的言论。诳倔很欣赏黄帝的口才。
1701989401
1701989402 二、道,伟大的放牛郎
1701989403
1701989404 天地变化,昭示浩荡的美德,而不使用语言。四季循环,出示明确的时令,而不发表谈话。万物盛衰,默示完整的原理,而不附加解释。圣人本着天地的美德,洞察万物的原理,只做不说。所以,超圣的至人连做也免了,让万物自己去做。大圣人虽然也做一做,但不发明新的主义。圣人,大圣人,至人,都以天地的美德为观摹的对象。
1701989405
1701989406 看那神灵,微妙之至,是他参与了一切变化过程。万物盛衰,死的死,生的生,千姿百态,仿佛天成,谁认识自己的根,那微妙的神灵。万物纷纷芸芸,各有一本厚厚的演变史,长久的生存,谁管他神灵活神灵。这并不妨碍神灵的存在。空间那样广大,还得受他管辖。秋毫那样细小,也得靠他监造。有他参与变化,万物方能有盛衰的过程,弃旧图新。有他参与变化,阴阳方能有离合的过程,送死迎生。有他参与变化,四季方能有循环的过程,寒尽回春。他黯然存在,似乎已经逃亡,他显然灵验,却又不肯亮相。可怜我们这些生物,全是他在天天牧养,到死也不认识他,那微妙的神灵,伟大的放牛郎。他就是道,他就是我们的总根。你懂得这点,就有资格观摹自然,洞察万物的原理了。
1701989407
1701989408 三、啮缺悟道,当场入睡
1701989409
1701989410 啮缺先生多智,曾经是有名的辩论狂,后来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改正了。啮缺的老师王倪,王倪的老师蒲衣,都是修道的隐士。
1701989411
1701989412 啮缺问道于老老师蒲衣。蒲衣说:“整顿你的操行,清扫你的视听,自有元气附你身。收敛你的智慧,洗涤你的胸襟,自有灵气入你心。天地将以美德充实你,使你完备。自然将以妙道启发你,让你皈依。到那时你将有天真的眼眸,纯洁幼稚如初生的牛犊,不再拖住别人辩论,再三追问何故,何故。”第三个何故尚未说出口,蒲衣闭嘴,因为啮缺视听俱息,胸襟已空,睡着了。
1701989413
1701989414 蒲衣非常满意,一跃而起,边走边唱:“锁闭感官,身似枯树冬眠。停止意念,心似寒烬无烟。放弃了真才实学,不守成见,懒与他人争辩。当面睡一个美美的黑甜,诸事少管。如此好修养,岂可等闲看!”
1701989415
1701989416 四、道不归任何人所有
1701989417
1701989418 舜爷坐天下,什么都有了。一日听完汇报,作了指示,感到满意,叫百官坐下来陪他论道。一位丞官发言不错。舜问他:“我能拥有道吗?”
1701989419
1701989420 丞说:“你连自己的身体都不能拥有,还能拥有道吗!”
1701989421
1701989422 舜说:“我的身体不归我所有,归谁呢?”
[ 上一页 ]  [ :1.70198937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