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2032530
(76) 《新唐书》卷二七上《历志三上》,中华书局,1975年,第599页。
1702032531
1702032532
(77) 参见朱伯崑:《易学哲学史》(上),第115—116页。
1702032533
1702032534
(78) 参见卢央:《京房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89—190页。
1702032535
1702032536
(79) 有关汉初历法问题,唐司马贞、张守节在注《史记·历书》“大余五十四,小余三百四十八;大余五,小余八”时有精确表述。参见《史记》,第1264—1265页。对汉时历法卢央也有较为详细的梳理。参看《京房评传》,第195—199页。
1702032537
1702032538
(80) 《新唐书》卷二七上《历志三上》,第599页。
1702032539
1702032540
(81) 所谓吹律定姓,古已有之,王符《潜夫论·卜列》说:“是故凡姓之有音也,必随其本生祖所王也。”另外,隋人肖吉在《五行大义》中引《乐纬》说孔子曰“丘吹律定姓”云云。而汉人改姓,几为平常事。就《史记》、《汉书》所见,卫青父本姓郑,后因异父同母姐卫子夫幸于武帝而冒称姓卫;灌夫父本姓张,因曾为颍阴侯灌婴之家臣而改姓灌。
1702032541
1702032542
(82) 有关京房为何定姓为京,卢央有详细辨析,参见《京房评传》,第40—52页。
1702032543
1702032544
(83) 由于《京氏易传》尚无单行点校本,本书所引《京氏易传》皆出郭彧编著《京氏易源流》(华夏出版社,2007年)所收之《京氏易传》,下引只注《源流》书之页码,标点略有改动。
1702032545
1702032546
(84) 四库全书研究所整理:《钦定四库全书总目》(上册)卷一百〇九,中华书局,1997年,第1436页。
1702032547
1702032548
(85) 张行成说明了为何上爻不变的原因,他说:“若上爻变遂成纯坤,无复乾性矣。乾之世爻上九不变,九反于四而成离,则明出地上,阳道复行。故游魂为晋,归魂于大有,则乾体复于下矣。”参见惠栋:《周易述》(附《易汉学》、《易例》)下册,郑万耕点校,中华书局,2007年,第581页。
1702032549
1702032550
(86) 《京氏易传》,第11页。京房注震宫随卦说“本乎乾而生乎震,故曰长男”,“降中男而曰坎”(第15页);注坎宫师卦说“艮为少男”(第18页)。
1702032551
1702032552
(87) 《京氏易传》卷中《比卦》注,第25页。
1702032553
1702032554
(88) 《京氏易传》卷上《师卦》注,第18页。
1702032555
1702032556
(89) 《京氏易传》卷下,第38页。
1702032557
1702032558
(90) 《京氏易传》卷上《晋卦》注,第11页。
1702032559
1702032560
(91) 以上皆综合《京氏易传》卷上乾宫各卦所注,各卦后括号内文字为京房阐释相应卦象与卦义之语。下注坤宫卦所引同此。
1702032561
1702032562
(92) 《京氏易传》卷上《井卦》注,第14页。
1702032563
1702032564
(93) 《京氏易传》卷上《大过卦》注,第14页。
1702032565
1702032566
(94) 《京氏易传》卷中《坤卦》注,第22页。
1702032567
1702032568
(95) 《京氏易传》卷下,第38页。
1702032569
1702032570
(96) 参见朱伯崑:《易学哲学史》(上),第54—59页。
1702032571
1702032572
(97) 《京氏易传》卷上《姤卦》注,第8页。
1702032573
1702032574
(98) 《京氏易传》卷上《观卦》注,第10页。
1702032575
1702032576
(99) 《京氏易传》卷上《革卦》注,第16页。
1702032577
1702032578
(100) 《京氏易传》卷上《坎卦》注,第15页。
1702032579
[
上一页 ]
[ :1.7020325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