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2036984
1702036985
(20) 《后汉书》卷四三《朱穆传》,第1470—1471页。
1702036986
1702036987
(21) 事见《后汉书》卷五七《刘陶传》,第1849—1850页。
1702036988
1702036989
(22) 《后汉书·皇甫规传》记载说:冲、质之际(145年左右),皇甫规举贤良对策说:“(梁冀)今日立号虽尊可也,实宜增修谦节,辅以儒术,省去游娱不急之务,割减庐第无益之饰。”(第2131页)被梁冀所忌,“遂以《诗》、《易》教授,门徒三百余人,积十四年。”(第2132页)延熹四年,“三公举规为中郎将,持节监关西兵,讨零吾等,破之,斩首八百级。先零诸种羌慕规威信,相劝降者十余万。”(第2133页)
1702036990
1702036991
(23) 《后汉纪》卷二二《桓帝纪》,第418—419页。
1702036992
1702036993
(24) 《后汉书》卷六五《皇甫规传》,第2133页。
1702036994
1702036995
(25) 《后汉书》卷六五《皇甫规传》,第2135页。
1702036996
1702036997
(26) 《后汉书》,第2094—2095页。
1702036998
1702036999
(27) 《后汉书》,第2520页。
1702037000
1702037001
(28) 《后汉书》,第2521页。
1702037002
1702037003
(29) 《后汉书》,第2523页。
1702037004
1702037005
(30) 《后汉书》,第2535—2536页。
1702037006
1702037007
(31) 《后汉书》卷七八《宦者列传》,第2536页。
1702037008
1702037009
(32) 《后汉纪》卷二二《桓帝纪》,第418页。
1702037010
1702037011
(33) 《后汉书》卷六七《党锢列传》,第2194页。
1702037012
1702037013
(34) 《后汉纪》卷二二《桓帝纪》载此事为李膺任河南尹时,结果是“上不省,(李膺)论输左校”,与范书迥然不同,此从范书。
1702037014
1702037015
(35) 皆《后汉书》卷四三《朱穆传》,第1472—1473页。
1702037016
1702037017
(36) 参见《后汉书》卷五四《杨震列传》,第1772—1774页。
1702037018
1702037019
(37) 参见《后汉书》卷六六《陈蕃传》,第2163—2165页。
1702037020
1702037021
(38) 关于李膺杀张成事,《后汉书·党锢列传》与《后汉纪·桓帝纪》所载有些不同,范书以其事为李膺河南尹任上,亦未明捕杀者为张成,故此处李膺任职、捕人从《后汉纪》。至于案发时间,二书均未明说,袁宏把此事归在延熹九年下,此处亦从之。特此说明。
1702037022
1702037023
(39) 《后汉纪》卷二二《桓帝纪》,第430页。又,《后汉书·党锢列传》的措辞是李膺等“养太学游士,交结诸郡生徒,更相驱驰,共为部党,诽讪朝廷,疑乱风俗”。(第2187页)两相参看,正见宦官诬告内容都是要把清流置于皇帝的对立面,这自然会引发皇位得来不正(为梁冀所立)的桓帝的猜忌。
1702037024
1702037025
(40) 《后汉书·党锢列传》,第2187页。
1702037026
1702037027
(41) 《后汉书》,第2205—2206页。
1702037028
1702037029
(42) 皆《后汉书》卷六六《陈蕃传》,第166页。
1702037030
1702037031
(43) 事见《后汉书》卷六九《窦武传》,第2240页。
1702037032
1702037033
(44) 《后汉书》卷六七《党锢列传》,第2187页。
[
上一页 ]
[ :1.70203698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