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2048739
(63) 《经典释文序录疏证·条例》卷首,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5页。
1702048740
1702048741
(64) 《经学历史·经学统一时代》,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207页。
1702048742
1702048743
(65) 《经典释文序录疏证·原序》,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2页。
1702048744
1702048745
(66) 《四库全书总目·五经总义类》卷三三,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70页上。
1702048746
1702048747
(67) (清)钱大听《潜研堂文集·跋〈经典释文〉之二》卷二十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466页。文曰:“细检此书,所述近代儒家,惟及梁陈而止,若周隋人撰音疏,绝不一及,又可证其撰述,必在陈时也。”
1702048748
1702048749
(68) 详见吴检斋《经典释文序录疏证·序》注疏,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4页。
1702048750
1702048751
(69) 《旧唐书·儒学传上》卷一八九上,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941页。
1702048752
1702048753
(70) 《经典释文序录疏证》,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4,17,18,20页。
1702048754
1702048755
(71) 《说文解字注》二篇下,辵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75页下;《论语集注·为政》卷一,第53页。
1702048756
1702048757
(72) 《四库全书总目·五经总义类·经典释文》卷三三,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70页中。
1702048758
1702048759
(73) 《经典释文汇校》卷,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88页。
1702048760
1702048761
(74) 《说文解字注》九篇下,易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459页上。
1702048762
1702048763
(75) 《经典释文汇校》卷,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88页。
1702048764
1702048765
(76) 《册府元龟·学校部·刊校》卷六〇八,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88页。
1702048766
1702048767
(77) 《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七,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5852,5853页。
1702048768
1702048769
(78) 《古今纪要》卷九,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版,第16页。
1702048770
1702048771
(79) 《全祖望集汇校集注·鲒埼亭集外编·唐孔陆两经师优劣论》卷三十八,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532页。
1702048772
1702048773
(80) 《论语集注·里仁第四》卷二,第69页;《弓冶长第五》卷三,第81页,《四书章句集注》本,中华书局,1983年版。
1702048774
1702048775
(81) 《王弼集校释·老子指略》,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96页。
1702048776
1702048777
(82) 《文选》卷49,第692页下,干宝《晋纪总论》李善注引王隐《晋书》,中华书局,1977年影印版。
1702048778
1702048779
(83) 《晋书·乐广传》卷四十三,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45页。
1702048780
1702048781
(84) 清代赵翼名言曰:“国家不幸诗人幸,赋到沧桑句便工”。实际是诗歌之幸,非诗人之幸也。余谓学术亦然。
1702048782
1702048783
(85) 《旧唐书本传》注,见卷七十三,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605页。于碑见《全唐文·大唐故太子右庶子银青光禄大夫国子祭酒上护军曲阜宪公孔公碑铭》卷一百四十五,1461页下,中华书局,1983年版。
1702048784
1702048785
(86) 《欧阳修全集·集古录跋尾·唐孔颖达碑》卷五,中国书店,1986年版,第1155页。
1702048786
1702048787
(87) 《旧唐书本传》载列传第二十三;《新唐书》载《儒学传上》列传第一百二十三;近见陈冠明《孔颖达世系及入唐前行实考》一文,载阴山学刊2003年第5期。云:“《新唐书》传、表撰修者不一,故抵悟如此”。“《世系表》为吕夏卿撰,当受欧阳修影响”;然奉旨撰新《唐书》,修名列前,列传实为宋祁所撰,不容不读不容不问,宋祁坚持,想应有据。
1702048788
[
上一页 ]
[ :1.70204873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