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2050985
1702050986
(12) 《资治通鉴·唐纪二十六》卷第二百一十,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689页。据《考异》引《开元昇平源》文意概括。《昇平源》今载《开元天宝遗事十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11,112页。
1702050987
1702050988
(13) 以上均见《唐会要·经籍》卷三十五,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644页。
1702050989
1702050990
(14) 《旧唐书·礼仪四》卷二十四,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902页。
1702050991
1702050992
(15) 《唐会要·论经义》卷七十七,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1405页。
1702050993
1702050994
(16) 《新唐书·儒学传下》卷二百,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691页。
1702050995
1702050996
(17) 《旧唐书·玄宗本纪下》卷九,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36页。引文有删略。
1702050997
1702050998
(18) 《旧唐书·张九龄等传·论赞》卷九十九,第3107页;《新唐书·张、源、裴传·论赞》卷一百二十七,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455页。
1702050999
1702051000
(19) 《资治通鉴·唐纪三十》卷第二百一十一,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729页。
1702051001
1702051002
(20) 《新唐书·奸臣上》卷二百二十三,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6349页。
1702051003
1702051004
(21) 《旧唐书·李林甫传》卷一百六,中华书局,1975年版,3236页。李林甫可与赵高指鹿为马相媲美的名言是立仗马之喻,“仪仗马食三品豆,一鸣而去之”。似较易令人接受,所以影响也更为深远。
1702051005
1702051006
(22) 《资治通鉴·唐纪三十一》卷第二百一十五,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876页。
1702051007
1702051008
(23) 《新唐书·食货志一》卷五十,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346页。
1702051009
1702051010
(24) 《资治通鉴·唐纪三十一》卷第二百一十五,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866页。李林甫欲除不附己者,重用酷吏罗希奭、吉温,“二人皆随林甫所欲深浅,锻炼成狱,无能自脱者,时人谓之‘罗钳吉网’”。
1702051011
1702051012
(25) 《资治通鉴·唐纪三十一》卷第二百一十五,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862页。
1702051013
1702051014
(26) 《论语集注·卫灵公第十五》卷八,四书章句集注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62页。
1702051015
1702051016
(27) 《旧唐书·礼仪志四》卷二十四,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934页。
1702051017
1702051018
(28) (唐)郑綮:《开天传信记》,《开元天宝遗事十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50页。弔诡,至異,弔音敌di。
1702051019
1702051020
(29) 《旧唐书·马怀素传》卷一百二,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185页。
1702051021
1702051022
(30) 《旧唐书·玄宗本纪上》卷八,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67页。
1702051023
1702051024
(31) 《唐会要·侍读》卷二十六,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510页。
1702051025
1702051026
(32) 《资治通鉴·唐纪》卷二百一十一,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712页。
1702051027
1702051028
(33)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卷上,《开元天宝遗事十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65页。
1702051029
1702051030
(34) 《资治通鉴·唐玄宗开元二年》。
1702051031
1702051032
(35) 《唐会要·论经义》卷七十七,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1405页。
1702051033
1702051034
(36) 《全唐文·元宗·令孝经参用诸儒解易经兼帖子夏易传诏》卷二十八,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34页下。引文有节略。
[
上一页 ]
[ :1.70205098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