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2056567
1702056568
经由上述种种解释学上的创发,程颐也就从根本超越了王弼以道家精神为根柢的注释原则和方法,成功地构建起了真正属于儒家的易学系统。
1702056569
1702056570
三、释爻
1702056571
1702056572
《程传》对于诸爻爻辞的解释,在继承王弼的解释原则的同时,提出了许多重要的修正。在《易序》中,程颐给出释爻的根本原则:
1702056573
1702056574
事固未始有穷,而爻亦未始有定位。……以一事而明爻,则窒而不通,非《易》也。【582】
1702056575
1702056576
与王弼将爻理解为“适时之变”有所不同,程颐认为爻所对应的是时遇中的具体事件。但爻位不可执泥,事件无法穷尽,因此,想要用一件事来讲明爻义,就会窒碍不通。相较而言,程颐的注释比王弼《周易注》更强调一般的原则和体例与具体卦时的结合。王弼也注重卦时对于诸爻的影响,比如“《比》《复》好先,《乾》《壮》恶首,《明夷》务暗,《丰》尚光大”。【583】但总体说来,对卦时的结合往往只是对爻位一般原则的补充。换言之,当爻位的一般原则足以解释某一爻爻辞的意义和吉凶时,该爻所处卦时时义的影响完全可以忽略不计,比如,《解》之上六。而《程传》则总是在卦时的具体语境中,解释每一爻的意义和吉凶。
1702056577
1702056578
在对某些爻辞的解释上,《程传》与王弼《周易注》基本一致,如《需》卦初九和《师》卦初六,只是《程传》更加详密。而对于王弼的释爻原则,《程传》在具体运用上不仅更为灵活,而且也多所修正。与王弼一样,程颐也强调爻的得位与失位,如《讼》之九四言“四以阳刚而居健体,不得中正”,《履》之六三言“三以阴居阳”,都以阴爻阳爻是否居于正位为论说的根据。以阴爻居于阴位、阳爻居于阳位为正,反之为不正。位之正与不正,对于某一爻吉凶的影响并不是决定性的。《程传》《震》之六五注曰:
1702056579
1702056580
六五虽以阴居阳,不当位为不正,然以柔居刚,又得中,乃有中德者也。不失中,则不违于正矣,所以中为贵也。诸卦:二五虽不当位,多以中为美;三四虽当位,或以不中为过,中常重于正也。盖中则不违于正,正不必中也。【584】
1702056581
1702056582
一般来说,爻位是否得中比是否得正重要。凡得中之爻,即使不得正位,也必然不会违背正理。此外,即使是二、五之外未得正位的爻,也并不一定凶咎,比如对于《同人》之九四爻辞“乘其墉,弗克攻,吉”,《程传》解释道:“四刚而不中正,其志欲同二,亦与五为仇者也。……三以刚居刚,故终其强而不能反。四以刚居柔,故有困而能反之义,能反则吉矣。”【585】阳爻居阴位,虽非正位,但往往有谦下自省之义。
1702056583
1702056584
王弼在《周易略例·辨位》中指出,“初上无阴阳本位”,“是终始之地”。也就是说,每一卦的初爻和上爻没有阴位阳位之分,只是该卦所象征的时遇的终始。程颐对此提出了明确批评,《噬嗑》初九注曰:
1702056585
1702056586
初与上无位,为受刑之人,余四爻为用刑之人。初居最下,无位者也。上处尊位之上,过于尊位,亦无位者也。王弼以为无阴阳之位,阴阳系于奇偶,岂容无也?然诸卦初上不言当位不当位者,盖初终之义为大。《临》之初九,则以位为正。【586】
1702056587
1702056588
在程颐看来,初爻和上爻并非如王弼认为的那样无阴阳定位,只是对于绝大多数卦象而言,这两个爻位所涵的终始之义更强些。《临》卦初九是一个例外,《程传》《临》卦初九注曰:“初得正位,与四感应,……是以吉也。他卦初上爻不言得位失位,盖初终之义为重也。临则以初得位居正为重。”【587】《临》卦初九爻辞更强调“以九居阳”的爻位之正,而非卦时的开端。
1702056589
1702056590
《程传》中,爻位的涵义较为确定,比如五为君位,二为臣位,四为近君之位等等。当然也有例外的情况,比如《旅》卦之六五就不以君义为言,因为:“五,君位,人君无旅,旅则失位,故不取君义。”【588】《旅》卦的卦时决定了此卦六五爻与君主之义无涉。
1702056591
1702056592
在爻与爻的关系上,程颐虽然也取一四、二五和三六等爻位的阴阳对应关系,但他更强调这种关系在具体卦时中的变化。比如对于《睽》卦,程颐认为:“在睽,诸爻皆有应。夫合则有睽,本异则何睽?”【589】又如《困》卦和《小畜》卦,“诸卦二五以阴阳相应而吉,惟《小畜》与《困》,乃厄于阴,故同道相求:《小畜》,阳为阴所畜;《困》,阳为阴所掩也。”【590】这些都是二五位同为阳爻或同为阴爻,但彼此之间有呼应关系的特例。此外,相邻爻位之间的相互影响,在《程传》中也有着重要作用。如《豫》卦之六五注,强调的就是六五与九四之间的相互关系:
1702056593
1702056594
六五以阴柔居君位,当豫之时,沈溺于豫,不能自立者也。权之所主,众之所归,皆在于四。……六居尊位,权虽失而位未亡也,故云贞疾恒不死,言贞而有疾,常疾而不死,如汉、魏末世之君也。人君致危亡之道不一,而以豫为多。在四不言失正,而于五乃见其强逼者,四本无失,故于四言大臣任天下之事之义,于五则言柔弱居尊,不能自立,威权去己之义,各据爻以取义,故不同也。【591】
1702056595
1702056596
六五与九四为相邻之爻,在《豫》这一卦时之内,便象征着柔弱耽豫之君与权臣的关系。从六五的爻位看,九四就有了强逼之义,而在九四本身,则并无失正之处。在这种爻位关系里,程颐强调“各据爻以取义”,即站在不同爻位的角度上来理解彼此间的关系。某一爻的性质放在不同的关系里,会产生相应的改变,这种改变并不完全取决于该爻的本质。
1702056597
1702056598
四、政治哲学
1702056599
1702056600
《周易程氏传》虽亦以程颐的形上学思考(天道)为基础,但其更主要的关注点则在于道德哲学和政治哲学(人事)。在《易传序》中,程颐明确地阐发了其撰述宗旨:
1702056601
1702056602
《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吉凶消长之理,进退存亡之道,备于辞。推辞考卦,可以知变,象与占在其中矣。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得于辞,不达其意者有矣;未有不得于辞而能通其意者也。至微者理也,至著者象也。体用一源,显微无间。观会通以行其典礼,则辞无所不备。故善学者,求言必自近。易于近者,非知言者也。予所传者辞也,由辞以得其意,则在乎人焉。【592】
1702056603
1702056604
程颐并不否认《周易》的占筮功能,但他本人的着眼点则在于文本的解释。而且在他看来,通过“推辞考卦”,《易》的其他三个方面,即“变”、“象”和“占”自然而然就包含其中了。“得辞”是为了“达意”,但程颐将其《易传》更严格地限制在“辞”的层面。至于能否通过对“辞”的解释,体会到更深入的易理,则有待读者自己领悟。如果我们用“至微者理”、“至著者象”这一区别来表达,那么,《程传》的目标在于通过注解《周易》将个人及共同体生活中那些最明白显著的道理讲清楚,而至微至妙之理其实也就涵蕴其中了。
1702056605
1702056606
对于程颐来说,《周易》各卦更主要是在讲作为政治共同体的国家的整体处境。其中当然涉及个人的生存际遇问题,但这类问题总是在特定的整体中被加以理解和讨论的。这也是在《程传》中,爻位的象征义(如五为君位)相对而言更为确定的原因之一。
1702056607
1702056608
就一个政治共同体而言,其整体处境有时着眼于逆顺,有时着眼于事会。不同处境的由来以及不同事会的性质,都会对居于特定地位的人的生存处境发生影响,同时,也要求居于不同地位的人有相应的超克或顺适之道。
1702056609
1702056610
《周易》中具备逆境涵义的卦很多,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屯》、《否》、《剥》、《蹇》、《困》等。虽然这些卦都象征政治共同体处于逆境之中,但逆境的根由不同,对于政治结构中不同位置的影响亦有甚大差别。
1702056611
1702056612
处《屯》之时,天下之事初兴而郁结,因此“勿用有攸往”,即不要主动施为,而应守贞固之道。而济屯之道,需赖刚明之才。然而从《屯》的卦象看,初九有刚明贞固之才,但居于下位;六二得位,又有九五在上呼应,但本身却是阴柔之质,自济尚且不能,何况济举世之屯?此时“居尊得正”的九五,也就成了无刚明之贤为其辅佐的君主,因此其恩泽无法及于下民,也就是爻辞中所说“屯其膏”的意思。而恩泽不能及于下民,则君主的威权也就失去了。当此之时,只能“小贞”,即“渐正之”。在这样的时势下,应当像盘庚和周宣王那样,自修明德,进用贤臣,渐复先王之故政。而既不应像鲁昭公和高贵乡公那样,急于重获威权,反而危及自身;也不应像唐僖宗和唐昭宗那样,完全无所作为。
1702056613
1702056614
居《否》之世,为君子道消、小人道长之时。在这种情势下,九四“以阳刚健体,居近君之位”,是既有“济否之才”,又居于高位之人。其德其位,都足以辅佐君主济否之世。但在整体上君子道消之时,身处嫌疑之地,所以切忌居功。应该让一切施为出于君命,使威权归于君主,这样才能保其无咎,且能行道于天下。九五既有“阳刚中正之德”,又居于尊位,因此能缓解否的局面,但并没有真正超克否的时势。在这种情况下,居于尊位的君子,要有“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的戒惧之心,才能让天下渐返于泰。
1702056615
1702056616
与《否》相比,《剥》象征的是更深的危局。小人道长,且剥落去除君子。当此之时,君子所应做的就只剩下“巽言晦迹”、“顺时而止”。待“正道消剥既极”,而人心思治之时,则有“阳刚”之德的君子自然会受到百姓推戴。
[
上一页 ]
[ :1.70205656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