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2060269e+09
1702060269
1702060270 【674】 《东坡易传》,第127页。
1702060271
1702060272 【675】 《苏轼文集》,第38页。
1702060273
1702060274 【676】 《物不可以苟合论》,《苏轼文集》,第41页。
1702060275
1702060276 【677】 《秦始皇帝论》,《苏轼文集》,第80页。
1702060277
1702060278 【678】 《物不可以苟合论》,《苏轼文集》,第42页。
1702060279
1702060280 【679】 《中庸论》,《苏轼文集》,第62页。
1702060281
1702060282 【680】 《礼以养人为本论》,《苏轼文集》,第49页。
1702060283
1702060284 【681】 《苏轼文集》,第49页。
1702060285
1702060286 【682】 《礼论》,《苏轼文集》,第58页。
1702060287
1702060288 【683】 《苏轼文集》,第125页。
1702060289
1702060290 【684】【685】 《苏轼文集》,第127页。
1702060291
1702060292 【686】 《朋党论》,《苏轼文集》,第129页。
1702060293
1702060294 【687】 《论养士》,《苏轼文集》,第140页。
1702060295
1702060296 【688】 这些思考里,显然有苏洵的影响。王夫之对苏洵有近乎诋毁的批评:“而远处蜀山闻风跃起之苏洵,且以权谋惨险之术,习淫遁之文章,售其尉缭、孙膑之诡遇。”参见《宋论》,中华书局,1964年,第83页。
1702060297
1702060298 【689】 《苏轼文集》,第384页。
1702060299
1702060300 【690】 《苏轼文集》,第586页。
1702060301
1702060302 【691】 《宋元学案》,第3287页。
1702060303
1702060304 【692】 《苏轼文集》,第1984页。
1702060305
1702060306 【693】 《苏轼文集》,第2329页。
1702060307
1702060308 【694】 《宋元学案》,第3294页。
1702060309
1702060310 【695】 关于吕大临的生卒年,学术界尚有争议。此处取陈俊民《关于蓝田吕氏遗著的辑校及其〈易章句〉之思想》中的考证。参见吕大临等撰,陈俊民辑校:《蓝田吕氏遗著辑校》,中华书局,1993年,第6—7页。
1702060311
1702060312 【696】 《蓝田吕氏遗著辑校》,第610页。
1702060313
1702060314 【697】 《朱子语类》,中华书局,2004年,第2560页。
1702060315
1702060316 【698】 关于吕大临著述的传世情况,参见陈俊民《关于蓝田吕氏遗著的辑校及其〈易章句〉之思想》中的相关讨论。
1702060317
1702060318 【699】 如《论中书》与程颐往复辩难。但牟宗三所言“辩至最后,与叔不耐,不欲与辩之意已露于言外矣”,未免过于偏颇。参见牟宗三:《心体与性体》,第369页。
[ 上一页 ]  [ :1.70206026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