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2064365e+09
1702064365 当代学者饶宗颐作《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对中国历史上的正统论做了详尽考论,其中明清一节,专论方孝孺的《正统论》,认为方孝孺此论与胡翰《胡仲子集》中《正纪》一篇之立天地人三纪,严夷夏之防,内容可以相互参稽。方孝孺是胡翰的学生,他的《正统论》颇能张大师说。最后,饶宗颐对方孝孺大加赞扬,认为方氏《释统》之作,足与欧阳修比美,实为正统论之后殿,史学史上不可磨灭之大文章,须亟为表扬。并在选为所著书补充资料的方孝孺《后正统论》之后加按语说:“正学论统,亦如水之有源,浩乎有沛然莫之能御之气,未可等闲视之。”【117】
1702064366
1702064367 可以说,方孝孺出于对元朝异族统治的不满,针对历代作史者正统观念不够鲜明的情况,本于《春秋》的道德史观,对历史上各个朝代所作的判释,实际上道出了他的政治理想:“仁义而王,道德而治”。这是他的儒学思想的核心。这个核心所映照出来的全部思想,与他金华之学的文论、政论是一致的。
1702064368
1702064369 注 释
1702064370
1702064371 【1】 《明史》卷一二八,第3785页。
1702064372
1702064373 【2】 王祎:《宋太史传》,载《宋濂全集》附录,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2326页。
1702064374
1702064375 【3】 见《宋文宪公画像记》,载《宋濂全集》附录,第2305页。
1702064376
1702064377 【4】 《思媺人辞》,《宋濂全集》,第87页。
1702064378
1702064379 【5】 王祎:《宋太史传》,见《宋濂全集》附录,第2327页。
1702064380
1702064381 【6】 《徐教授文集序》,《宋濂全集》,第351页。
1702064382
1702064383 【7】 《经畲堂记》,《宋濂全集》,第1670页。
1702064384
1702064385 【8】 《叶夷仲文集》序,《宋濂全集》,第1028页。
1702064386
1702064387 【9】 《评浦阳人物·文学》,《宋濂全集》,第2180页。
1702064388
1702064389 【10】 《赠梁建中序》,《宋濂全集》,第557页。
1702064390
1702064391 【11】 《故新昌杨府君墓铭》,《宋濂全集》,第1242页。
1702064392
1702064393 【12】 《宋文宪公画像》,《宋濂全集》,第2305页。
1702064394
1702064395 【13】 《明史》卷一二八,第3787页。
1702064396
1702064397 【14】 《赠梁建中序》跋文,《宋濂全集》,第558页。
1702064398
1702064399 【15】 《宋文宪公年谱》上,《宋濂全集》附录,第2698页。
1702064400
1702064401 【16】【17】 《宋濂全集》,第50页。
1702064402
1702064403 【18】 《宋濂全集》,第51页。
1702064404
1702064405 【19】 《宋濂全集》,第52页。
1702064406
1702064407 【20】 见刘基:《送龙门子入仙华山辞并序》,载《宋濂集》,第2596页;及戴良:《送宋景濂入仙华山为道士序》,载《宋濂全集》,第2568页。
1702064408
1702064409 【21】 戴良:《送宋景濂入仙华山为道士序》,载《宋濂全集》,第2569页。
1702064410
1702064411 【22】 见《龙门子凝道记·令狐微第十二》:“濂于至正十六年冬丙申冬十月四日庚戌,入小龙门山著书,十七年丁酉春正月一日丙子,书成。夏四月五日己酉,俾仲子璲重录成编,厘为上、中、下三卷。”载《宋濂全集》,第1814页。《宋濂年谱》记此事凡二见,一在至正九年,一在至正十六年,据宋濂以上自述,以后者为是。
1702064412
1702064413 【23】 《宋濂全集》,第1774页。
1702064414
[ 上一页 ]  [ :1.70206436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