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2064565e+09
1702064565 【105】 《释统上》,《逊志斋集》,第53—54页。
1702064566
1702064567 【106】 《后正统论》,《逊志斋集》,第59页。
1702064568
1702064569 【107】 《释统下》,《逊志斋集》,第56页。
1702064570
1702064571 【108】 《后正统论》,《逊志斋集》,第57页。
1702064572
1702064573 【109】 《正统论上》,《欧阳修全集》卷一六,中华书局,2001年,第267页。
1702064574
1702064575 【110】 皆见饶宗颐编著:《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第146—150页。
1702064576
1702064577 【111】 《杨升庵文集》卷五,见饶宗颐编著:《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第161页。
1702064578
1702064579 【112】 《杨升庵文集》卷五,见饶宗颐编著:《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第162页。
1702064580
1702064581 【113】 丘濬:《世史正纲序》,见饶宗颐编著:《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第164页。又见《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406册,齐鲁书社,1995年,第258页。
1702064582
1702064583 【114】 丘濬:《世史正纲》,见饶宗颐编著:《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第165页。
1702064584
1702064585 【115】 《船山全书》第十册,第1174—1175页。
1702064586
1702064587 【116】 《国史要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92页。
1702064588
1702064589 【117】 见饶宗颐编著:《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第157页。
1702064590
1702064591
1702064592
1702064593
1702064594 中国儒学史 [:1702022474]
1702064595
1702064596 中国儒学史 第二章 明代前期的儒学
1702064597
1702064598 明代前期的儒者,承元代余绪,皆宗朱子学。其中最著名者,有曹端、薛瑄、吴与弼、胡居仁等。《明史·儒林传》说:“原夫明初诸儒,皆朱子门人之支流与裔,师承有自,矩镬秩然。曹端、胡居仁笃踐履,谨绳墨,守儒先之正传,无敢改错。学术之分,则自陈献章、王守仁始。”【1】此语可谓当时实录。
1702064599
1702064600 第一节 曹端对理学的重张
1702064601
1702064602 曹端(1376—1434)字正夫,号月川,河南渑池人。永乐六年(1408)举人,次年登乙榜,授山西霍州学正,前后历二十余年。其学重踐履,而以静存为要。清代学者杨国桢评论曹端说:
1702064603
1702064604 有明讲学之盛,肇于河东(薛瑄)。而先河东以正学倡天下者,断自月川先生始。……其言体用兼该,醇悫精密,盖从躬行心得之余,以著日用伦常之实,而辟邪扶正,尤有关于世道人心,洵乎近绍周程,远宗邹鲁者矣。先生生洪武之初,首以正学为天下倡。由是河东、新会(陈献章)、余干(胡居仁)赓续而倡明之。故永、宣、成、弘之世,士皆有师传宗统,而风俗骎骎,治近于古。【2】
1702064605
1702064606 可谓开明代理学风气之先的人物。著作主要有《太极图说述解》、《通书述解》、《西铭述解》、《夜行烛》、《曹月川先生语录》等,今汇辑为《曹端集》。
1702064607
1702064608 曹端的思想,一以朱子学为归,其中心概念为太极。在他这里,太极即理,而理乃天所显示于人者。他说:
1702064609
1702064610 太极,理之别名耳。天道之立,实理所为。理学之源,实天所出。是故河出图,天之所以授羲也;洛出书,天之所以锡禹也。羲则图而作易,八卦画焉;禹则书而明《范》,九畴叙焉。圣心,一天理而已。圣作,一天为而已。【3】
1702064611
1702064612 这里天道指宇宙大化流行。宇宙间的一切事物,皆理所规范、统御。而理的根源在天。河图、洛书,显示的是理,此理乃天所示人;圣人则效法天理而制作,体现在圣人之制作中的原则,是天理。圣人之制作,可视为天的作为。太极生出的两仪、四象、八卦,皆实理之显现。所以曹端说:
1702064613
1702064614 太极者,象数未形而其理已具之称,形器已具而其理无朕之目。是生两仪,则太极固太极。两仪生四象,则两仪为太极。四象生八卦,则四象为太极。推而至于六十四卦,生之者皆太极焉。然则羲易,未有文字而为文字之祖,不言理学而为理学之宗。【4】
[ 上一页 ]  [ :1.70206456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