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2106842e+09
1702106842
1702106843 【注】  《正义》王曰:君子当思患而预防之。《系辞》云:“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又《荀子·仲尼篇》:“智者之举事也,满则虑嗛,平则虑险,安则虑危,曲重其豫,犹恐及其祸;是以百举而不陷也。”皆言人宜远虑也。
1702106844
1702106845 《集释》《皇疏》:人当思渐虑远,防于未然,则忧患之事不得近。
1702106846
1702106847 【记】  这本是治国说,但也是很好的生活格言。这也是人之不同于动物所在。后者只顾目前,从不思前顾后,杀身之祸临头,犹不知不识也。“虑”又与“忧”常相连,而人总有忧有虑,度此一生,亦可伤矣。时人谓中国文化特征乃“忧患意识”,忧国忧民忧世界,“先天下之忧而忧”,赖有先知先觉之忧而免家国衰亡文化失落,中国传统数千年而不坠,其斯之谓乎?乐感文化固包含忧患意识于其中,否则何成其为“乐感”?前已说明。
1702106848
1702106849 15.13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1702106850
1702106851 【译】  孔子说:“完了啊,我没有看见喜欢道德像喜欢美貌的人啊。”
1702106852
1702106853 【注】  《康注》:色之感目,有电相吸摄,故好之最甚。……故人情之好,未有好色之甚者,虽有好德者,终不如之也。
1702106854
1702106855 【记】  食、色,性也;德行,非性(自然之性)也。诚如康注。
1702106856
1702106857 15.14 子曰:“臧文仲 其窃位者与!知柳下惠 之贤而不与立也。”
1702106858
1702106859 【译】  孔子说:“臧文仲大概是偷个位置坐的人吧?他明知柳下惠的贤德,却不给他职位。”
1702106860
1702106861 【注】  《朱注》:窃位,言不称其位而有愧于心,如盗得而阴据之。《集释》《群经平议》:古者“立”、“位”同字,不与立即不与位,言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之禄位也。
1702106862
1702106863 【记】  孔子多次提及臧文仲,并常有肯定,此处却严厉贬斥之,臧应为一重要人物,惜今日不知其详矣。
1702106864
1702106865 15.15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1702106866
1702106867 【译】  孔子说:“对自己要求严格,而很少责怪别人,自然怨恨就少了。”
1702106868
1702106869 【注】  《正义》《春秋繁露·仁义法篇》:以仁治人,以义治我,躬自厚而薄责于外,此之谓也。……自责以备谓之明,责人以备谓之惑。
1702106870
1702106871 【记】  《论语》中多有这种平淡而真确的生活格言,黑格尔(Hegel)嘲笑为不够哲学,殊不知这正是中国实用理性的精神所在。它必须体现在许多“以实事程实功”的实践行为和日常生活中,而不求如何高妙抽象的思辨体系,因为那并不解决生活中具体问题和现实疑难。理论毕竟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常青。
1702106872
1702106873 15.16 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1702106874
1702106875 【译】  孔子说:“不说‘怎么办,怎么办’的人,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1702106876
1702106877 【注】  《朱注》:如之何如之何者,熟思而审处之辞也。不如是而妄行,虽圣人亦无如之何矣。
1702106878
1702106879 《康注》:所谓临事而惧,好谋而成也。盖人之生也,与忧俱来,处世之艰,动生祸变。故作为者多忧患,出入以度,外内知惧,生于忧患,而后死于安乐。
1702106880
1702106881 【记】  生动的语言,却并非游戏,亦见孔子说时风貌,并非总是道貌岸然。对什么都说“没问题,没问题”的人,经常是大有问题而大不可靠的人。今日犹然。对这种人,圣人也没办法了。
1702106882
1702106883 15.17 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1702106884
1702106885 【译】  孔子说:“大家整天聚在一起,不谈正经事情,却喜欢玩弄小聪明,这就难办了。”
1702106886
1702106887 【注】  《集释》《集解》:小慧,谓小小才知。难矣哉,言终无成。
1702106888
1702106889 【记】  今日某些聚会却常如此,“难矣哉”!
1702106890
1702106891 15.18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 上一页 ]  [ :1.70210684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