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2133761e+09
1702133761 孔子说:“由,我教给你怎样做的话,你明白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
1702133762
1702133763 【评析】
1702133764
1702133765 本章里孔子说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对于文化知识和其他社会知识,人们应当虚心学习、刻苦学习,尽可能多地加以掌握。但人的知识再丰富,总有不懂的问题。那么,就应当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1702133766
1702133767 【原文】
1702133768
1702133769 2·18
1702133770
1702133771 子张(1)学干禄(2),子曰:“多闻阙(3)疑(4),慎言其余,则寡尤(5);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1702133772
1702133773 【注释】
1702133774
1702133775 (1)子张:姓颛孙名师,字子张,生于公元前503年,比孔子小48岁,孔子的学生。
1702133776
1702133777 (2)干禄:干,求的意思。禄,即古代官吏的俸禄。干禄就是求取官职。
1702133778
1702133779 (3)阙:缺。此处意为放置在一旁。
1702133780
1702133781 (4)疑:怀疑。
1702133782
1702133783 (5)寡尤:寡,少的意思。尤,过错。
1702133784
1702133785 【译文】
1702133786
1702133787 子张要学谋取官职的办法。孔子说:“要多听,有怀疑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说,其余有把握的,也要谨慎地说出来,这样就可以少犯错误;要多看,有怀疑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做,其余有握的,也要谨慎地去做,就能减少后悔。说话少过失,做事少后悔,官职俸禄就在这里了。”
1702133788
1702133789 【评析】
1702133790
1702133791 孔子并不反对他的学生谋求官职,在《论语》中还有“学而优则仕”的观念。他认为,身居官位者,应当谨言慎行,说有把握的话,做有把握的事,这样可以减少失误,减少后悔,这是对国家对个人负责任的态度。当然这里所说的,并不仅仅是一个为官的方法,也表明了孔子在知与行二者关系问题上的观念,是对上一章“知之为知之”的进一步解说。
1702133792
1702133793 【原文】
1702133794
1702133795 2·19
1702133796
1702133797 哀公(1)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2):“举直错诸枉(3),则
1702133798
1702133799 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1702133800
1702133801 (1)哀公:姓姬名蒋,哀是其谥号,鲁国国君,公元前494 ̄前468年在位。
1702133802
1702133803 (2)对曰:《论语》中记载对国君及在上位者问话的回答都用“对曰”,以表示尊敬。
1702133804
1702133805 (3)举直错诸枉:举,选拔的意思。直,正直公平。错,同措,放置。枉,不正直。
1702133806
1702133807 【译文】
1702133808
1702133809 鲁哀公问:“怎样才能使百姓服从呢?”孔子回答说:“把正直无私的人提拔起来,把邪恶不正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会服从了;把邪恶不正的人提拔起来,把正直无私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不会服从统治了。”
1702133810
[ 上一页 ]  [ :1.70213376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