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2135054
1702135055
【原文】
1702135056
1702135057
5·6
1702135058
1702135059
子使漆雕开(1)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2)。
1702135060
1702135061
【注释】
1702135062
1702135063
(1)漆雕开:姓漆雕名开,字子开,一说字子若,生于公元前540年,孔子的门徒。
1702135064
1702135065
(2)说:音yuè,同“悦”。
1702135066
1702135067
【译文】
1702135068
1702135069
孔子让漆雕开去做官。漆雕开回答说:“我对做官这件事还没有信心。”孔子听了很高兴。
1702135070
1702135071
【评析】
1702135072
1702135073
孔子的教育方针是“学而优则仕”,学到知识,就要去做官,他经常向学生灌输读书做官的思想,鼓励和推荐他们去做官。孔子让他的学生漆雕开去做官,但漆雕开感到尚未达到“学而优”的程度,急于做官还没有把握,他想继续学礼,晚点去做官,所以孔子很高兴。
1702135074
1702135075
【原文】
1702135076
1702135077
5·7
1702135078
1702135079
子曰:“道不行,乘桴(1)浮于海,从(2)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1702135080
1702135081
【注释】
1702135082
1702135083
(1)桴:音fū,用来过河的木筏子。
1702135084
1702135085
(2)从:跟随、随从。
1702135086
1702135087
【译文】
1702135088
1702135089
孔子说:“如果我的主张行不通,我就乘上木筏子到海外去。能跟从我的大概只有仲由吧!”子路听到这话很高兴。孔子说:“仲由啊,好勇超过了我,其他没有什么可取的才能。”
1702135090
1702135091
【评析】
1702135092
1702135093
孔子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极力推行他的礼制、德政主张。但他也担心自己的主张行不通,打算适当的时候乘筏到海外去。他认为子路有勇,可以跟随他一同前去,但同时又指出子路的不足乃在于仅有勇而已。
1702135094
1702135095
【原文】
1702135096
1702135097
5·8
1702135098
1702135099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1)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2),百乘之家(3),可使为之宰(4)也,不知其仁也。”“赤(5)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6),可使与宾客(7)言也,不知其仁也。”
1702135100
1702135101
【注释】
1702135102
1702135103
(1)赋:兵赋,向居民征收的军事费用。
[
上一页 ]
[ :1.70213505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