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21353e+09
1702135300
1702135301 (2)蔡:国君用以占卜的大龟。蔡这个地方产龟,所以把大龟叫做蔡。
1702135302
1702135303 (3)山节藻棁:节,柱上的斗拱。棁,音zhuō,房梁上的短柱。把斗拱雕成山形,在棁上绘以水草花纹。这是古时装饰天子宗庙的做法。
1702135304
1702135305 【译文】
1702135306
1702135307 孔子说:“臧文仲藏了一只大龟,藏龟的屋子斗拱雕成山的形状,短柱上画以水草花纹,他这个人怎么能算是有智慧呢?”
1702135308
1702135309 【评析】
1702135310
1702135311 臧文仲在当时被人们称为“智者”,但他对礼则并不在意。他不顾周礼的规定,竟然修建了藏龟的大屋子,装饰成天子宗庙的式样,这在孔子看来就是“越礼”之举了。所以,孔子指责他“不仁”、“不智”。
1702135312
1702135313 【原文】
1702135314
1702135315 5·19
1702135316
1702135317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1)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2)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3)弑(4)齐君(5),陈子文(6)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1702135318
1702135319 【注释】
1702135320
1702135321 (1)令尹子文:令尹,楚国的官名,相当于宰相。子文是楚国的著名宰相。
1702135322
1702135323 (2)三已:三,指多次。已,罢免。
1702135324
1702135325 (3)崔文:齐国大夫崔杼(音zhù)曾杀死齐庄公,在当时引起极大反应。
1702135326
1702135327 (4)弑:地位在下的人杀了地位在上的人。
1702135328
1702135329 (5)齐君:即指被崔杼所杀的齐庄公。
1702135330
1702135331 (6)陈文子:陈国的大夫,名须无。
1702135332
1702135333 【译文】
1702135334
1702135335 子张问孔子说:“令尹子文几次做楚国宰相,没有显出高兴的样子,几次被免职,也没有显出怨恨的样了。(他每一次被免职)一定把自己的一切政事全部告诉给来接任的新宰相。你看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可算得是忠了。”子张问:“算得上仁了吗?”孔子说:“不知道。这怎么能算得仁呢?”(子张又问:)“崔杼杀了他的君主齐庄公,陈文子家有四十匹马,都舍弃不要了,离开了齐国,到了另一个国家,他说,这里的执政者也和我们齐国的大夫崔子差不多,就离开了。到了另一个国家,又说,这里的执政者也和我们的大夫崔子差不多,又离开了。这个人你看怎么样?”孔子说:“可算得上清高了。”子张说:“可说是仁了吗?”孔子说:“不知道。这怎么能算得仁呢?”
1702135336
1702135337 【评析】
1702135338
1702135339 孔子认为,令尹子文和陈文子,一个忠于君主,算是尽忠了;一个不与逆臣共事,算是清高了,但他们两人都还算不上仁。因为在孔子看来,“忠”只是仁的一个方面,“清”则是为维护礼而献身的殉道精神。所以,仅有忠和清高还是远远不够的。
1702135340
1702135341 【原文】
1702135342
1702135343 5·20
1702135344
1702135345 季文子(1)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2)可矣。”
1702135346
1702135347 【注释】
1702135348
1702135349 (1)季文子:即季孙行父,鲁成公、鲁襄公时任正卿,“文”是他的谥号。
[ 上一页 ]  [ :1.702135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