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213535e+09
1702135350
1702135351 (2)斯:就。
1702135352
1702135353 【译文】
1702135354
1702135355 季文子每做一件事都要考虑多次。孔子听到了,说:“考虑两次也就行了。”
1702135356
1702135357 【评析】
1702135358
1702135359 凡事三思,一般总是利多弊少,为什么孔子听说以后,并不同意季文子的这种做法呢?有人说:“文子生平盖祸福利害之计太明,故其美恶两不相掩,皆三思之病也。其思之至三者,特以世故太深,过为谨慎;然其流弊将至利害徇一己之私矣。”(官懋庸:《论语稽》)当时季文子做事过于谨慎,顾虑太多,所以就会发生各种弊病。从某个角度看,孔子的话也不无道理。
1702135360
1702135361 【原文】
1702135362
1702135363 5·21
1702135364
1702135365 子曰:“宁武子(1),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2),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1702135366
1702135367 【注释】
1702135368
1702135369 (1)宁武子:姓宁名俞,卫国大夫,“武”是他的谥号。
1702135370
1702135371 (2)愚:这里是装傻的意思。
1702135372
1702135373 【译文】
1702135374
1702135375 孔子说:“宁武子这个人,当国家有道时,他就显得聪明,当国家无道时,他就装傻。他的那种聪明别人可以做得到,他的那种装傻别人就做不到了。
1702135376
1702135377 【评析】
1702135378
1702135379 宁武子是一个处世为官有方的大夫。当形势好转,对他有利时,他就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智慧,为卫国的政治竭力尽忠。当形势恶化,对他不利时,他就退居幕后或处处装傻,以便等待时机。孔子对宁武子的这种做法,基本取赞许的态度。
1702135380
1702135381 【原文】
1702135382
1702135383 5·22
1702135384
1702135385 子在陈(1)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2)狂简(3),斐然(4)成章,不知所以裁(5)之。”
1702135386
1702135387 【注释】
1702135388
1702135389 (1)陈:古国名,大约在今河南东部和安徽北部一带。
1702135390
1702135391 (2)吾党之小子:古代以500家一为党。吾党意即我的故乡。小子,指孔子在鲁国的学生。
1702135392
1702135393 (3)狂简:志向远大但行为粗率简单。
1702135394
1702135395 (4)斐然:斐,音fěi,有文彩的样子。
1702135396
1702135397 (5)裁:裁剪,节制。
1702135398
1702135399 【译文】
[ 上一页 ]  [ :1.7021353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