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2137770
1702137771
孔子的学生颜渊是一个十分勤奋刻苦的人,他在生活方面几乎没有什么要求,而是一心用在学问和道德修养方面。但他却不幸死了。对于他的死,孔子自然十分悲痛。他经常以颜渊为榜样要求其他学生。
1702137772
1702137773
【原文】
1702137774
1702137775
9·22
1702137776
1702137777
子曰:“苗而不秀(1)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1702137778
1702137779
【注释】
1702137780
1702137781
(1)秀:稻、麦等庄稼吐穗扬花叫秀。
1702137782
1702137783
【译文】
1702137784
1702137785
孔子说:“庄稼出了苗而不能吐穗扬花的情况是有的;吐穗扬花而不结果实的情况也有。”
1702137786
1702137787
【评析】
1702137788
1702137789
这是孔子以庄稼的生长、开花到结果来比喻一个人从求学到做官的过程。有的人很有前途,但不能坚持始终,最终达不到目的。在这里,孔子还是希望他的学生既能勤奋学习,最终又能做官出仕。
1702137790
1702137791
【原文】
1702137792
1702137793
9·23
1702137794
1702137795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1702137796
1702137797
【译文】
1702137798
1702137799
孔子说:“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后一代不如前一代呢?如果到了四五十岁时还默默无闻,那他就没有什么可以敬畏的了。”
1702137800
1702137801
【评析】
1702137802
1702137803
这就是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社会在发展,人类在前进,后代一定会超过前人,这种今胜于昔的观念是正确的,说明孔子的思想并不完全是顽固守旧的。
1702137804
1702137805
【原文】
1702137806
1702137807
9·24
1702137808
1702137809
子曰:“法语之言(1),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2),能无说(3)乎?绎(4)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5)如之何也已矣。”
1702137810
1702137811
【注释】
1702137812
1702137813
(1)法语之言:法,指礼仪规则。这里指以礼法规则正言规劝。
1702137814
1702137815
(2)巽与之言:巽,恭顺,谦逊。与,称许,赞许。这里指恭顺赞许的话。
1702137816
1702137817
(3)说:音yuè,同“悦”。
1702137818
1702137819
(4)绎:原义为“抽丝”,这里指推究,追求,分析,鉴别。
[
上一页 ]
[ :1.7021377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