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2139572
1702139573
(1)圃:音pǔ,菜地,引申为种菜。
1702139574
1702139575
(2)用情:情,情实。以真心实情来对待。
1702139576
1702139577
(3)襁:音qiǎng,背婴孩的背篓。
1702139578
1702139579
【译文】
1702139580
1702139581
樊迟向孔子请教如何种庄稼。孔子说:“我不如老农。”樊迟又请教如何种菜。孔子说:“我不如老菜农。”樊迟退出以后,孔子说:“樊迟真是小人。在上位者只要重视礼,老百姓就不敢不敬畏;在上位者只要重视义,老百姓就不敢不服从;在上位的人只要重视信,老百姓就不敢不用真心实情来对待你。要是做到这样,四面八方的老百姓就会背着自己的小孩来投奔,哪里用得着自己去种庄稼呢?“
1702139582
1702139583
【评析】
1702139584
1702139585
孔子毫不客气地指责想学种庄稼和种菜的樊迟是小人,可以清楚地看出他的教育思想。他认为,在上位的人哪里需要学习种庄稼、种菜之类的知识,只要重视礼、义、信也就足够了。他培养学生,不是为了以后去种庄稼种菜,而是为了从政为官。在孔子时代,接受教育的人毕竟是少数,劳动者只要有充沛的体力就可以从事农业生产,而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实行统治的知识分子。所以,孔子的教育目的并不是为了培养劳动者。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其相对的合理性。
1702139586
1702139587
【原文】
1702139588
1702139589
13·5
1702139590
1702139591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1);使于四方,不能专对(2)。虽
1702139592
1702139593
多,亦奚以(3)为?”
1702139594
1702139595
【注释】
1702139596
1702139597
(1)达:通达。这里是会运用的意思。
1702139598
1702139599
(2)专对:独立对答。
1702139600
1702139601
(3)以:用。
1702139602
1702139603
【译文】
1702139604
1702139605
孔子说:“把《诗》三百篇背得很熟,让他处理政务,却不会办事;让他当外交使节,不能独立地办交涉;背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呢?”
1702139606
1702139607
【评析】
1702139608
1702139609
诗,也是孔子教授学生的主要内容之一。他教学生诵诗,不单纯是为了诵诗,而为了把诗的思想运用到指导政治活动之中。儒家不主张死背硬记,当书呆子,而是要学以致用,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去。
1702139610
1702139611
【原文】
1702139612
1702139613
13·6
1702139614
1702139615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702139616
1702139617
【译文】
1702139618
1702139619
孔子说:“自身正了,即使不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会去干,自身不正,即使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不会服从。”
1702139620
1702139621
【原文】
[
上一页 ]
[ :1.70213957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