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2140022
1702140023
【注释】
1702140024
1702140025
(1)宪:姓原名宪,孔子的学生。
1702140026
1702140027
(2)谷:这里指做官者的俸禄。
1702140028
1702140029
(3)伐:自夸。
1702140030
1702140031
【译文】
1702140032
1702140033
原宪问孔子什么是可耻。孔子说:“国家有道,做官拿俸禄;国家无道,还做官拿俸禄,这就是可耻。”原宪又问:“好胜、自夸、怨恨、贪欲都没有的人,可以算做到仁了吧?”孔子说:“这可以说是很难得的,但至于是不是做到了仁,那我就不知道了。”
1702140034
1702140035
【评析】
1702140036
1702140037
在《述而》篇第13章里,孔子谈到过有关“耻”的问题,本章又提到“耻”的问题。孔子在这里认为,做官的人应当竭尽全力为国效忠,无论国家有道还是无道,都照样拿俸禄的人,就是无耻。在本章第二个层次中,孔子又谈到“仁”的题。仁的标准很高,孔子在这里认为脱除了“好胜、自夸、怨恨、贪欲”的人难能可贵,但究竟合不合“仁”,他说就不得而知。显然,“仁”是最高的道德标准。
1702140038
1702140039
【原文】
1702140040
1702140041
14·2
1702140042
1702140043
子曰:“士而怀居(1),不足以为士矣。”
1702140044
1702140045
【注释】
1702140046
1702140047
(1)怀居:怀,思念,留恋。居,家居。指留恋家居的安逸生活。
1702140048
1702140049
【译文】
1702140050
1702140051
孔子说:“士如果留恋家庭的安逸生活,就不配做士了。”
1702140052
1702140053
【原文】
1702140054
1702140055
14·3
1702140056
1702140057
子曰:“邦有道,危(1)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2)。”
1702140058
1702140059
【注释】(1)危:直,正直。
1702140060
1702140061
(2)孙:同“逊”。
1702140062
1702140063
【译文】
1702140064
1702140065
孔子说:“国家有道,要正言正行;国家无道,还要正直,但说话要随和谨慎。”
1702140066
1702140067
【评析】
1702140068
1702140069
孔子要求自己的学生,当国家有道时,可以直述其言,但国家无道时,就要注意说话的方式方法。只有这样,才可以避免祸端。这是一种为政之道。当然,今天这样的作法也不乏其人,特别是在一些为官者那里,更是精于此道,这是应当给予批评的。
1702140070
1702140071
【原文】
[
上一页 ]
[ :1.70214002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