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2140774e+09
1702140774
1702140775 【注释】
1702140776
1702140777 (1)阙党:即阙里,孔子家住的地方。
1702140778
1702140779 (2)将命:在宾主之间传言。
1702140780
1702140781 (3)居于位:童子与长者同坐。
1702140782
1702140783 【译文】
1702140784
1702140785 阙里的一个童子,来向孔子传话。有人问孔子:“这是个求上进的孩子吗?”孔子说:“我看见他坐在成年人的位子上,又见他和长辈并肩而行,他不是要求上进的人,只是个急于求成的人。”
1702140786
1702140787 【评析】
1702140788
1702140789 孔子特别注重长幼有序。这是儒家的一贯主张。除了在家庭里讲孝、讲悌以外,年幼者在家庭以外的地方还必须尊敬长者。由此,发展为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这在今天还有提倡的必要,但应当剔除其中的封建因素,赋予民主性内容。
1702140790
1702140791  
1702140792
1702140793
1702140794
1702140795
1702140796 论语 [:1702132518]
1702140797 论语 卫灵公篇第十五
1702140798
1702140799 【本篇引语】
1702140800
1702140801 《卫灵公》篇包括42章,其中著名文句有:“无为而治”;“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小不忍则乱大谋”;“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当仁不让于师”;“有教无类”;“道不同,不相为谋”。本篇内容涉及到孔子的“君子小人”观的若干方面、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政治思想,以及孔子在其他方面的言行。
1702140802
1702140803 【原文】
1702140804
1702140805 15·1
1702140806
1702140807 卫灵公问陈(1)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2)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
1702140808
1702140809 【注释】
1702140810
1702140811 (1)陈:同“阵”,军队作战时,布列的阵势。
1702140812
1702140813 (2)俎豆:俎,音zǔ。俎豆是古代盛食物的器皿,被用作祭祀时的礼器。
1702140814
1702140815 【译文】
1702140816
1702140817 卫灵公向孔子问军队列阵之法。孔子回答说:“祭祀礼仪方面的事情,我还听说过;用兵打仗的事,从来没有学过。”第二天,孔子便离开了卫国。
1702140818
1702140819 【评析】
1702140820
1702140821 卫灵公向孔子寻问有关军事方面的问题,孔子对此很不感兴趣。从总体上讲,孔子反对用战争的方式解决国与国之间的争端,当然在具体问题上也有例外。孔子主张以礼治国,礼让为国,所以他以上面这段话回答了卫灵公,并于次日离开了卫国。
1702140822
1702140823 【原文】
[ 上一页 ]  [ :1.70214077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