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2140810
1702140811
(1)陈:同“阵”,军队作战时,布列的阵势。
1702140812
1702140813
(2)俎豆:俎,音zǔ。俎豆是古代盛食物的器皿,被用作祭祀时的礼器。
1702140814
1702140815
【译文】
1702140816
1702140817
卫灵公向孔子问军队列阵之法。孔子回答说:“祭祀礼仪方面的事情,我还听说过;用兵打仗的事,从来没有学过。”第二天,孔子便离开了卫国。
1702140818
1702140819
【评析】
1702140820
1702140821
卫灵公向孔子寻问有关军事方面的问题,孔子对此很不感兴趣。从总体上讲,孔子反对用战争的方式解决国与国之间的争端,当然在具体问题上也有例外。孔子主张以礼治国,礼让为国,所以他以上面这段话回答了卫灵公,并于次日离开了卫国。
1702140822
1702140823
【原文】
1702140824
1702140825
15·2
1702140826
1702140827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1)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2),小人穷斯滥矣。”
1702140828
1702140829
【注释】
1702140830
1702140831
(1)愠:音yùn,怒,怨恨。
1702140832
1702140833
(2)固穷:固守穷困,安守穷困。
1702140834
1702140835
【译文】
1702140836
1702140837
(孔子一行)在陈国断了粮食,随从的人都饿病了。子路很不高兴地来见孔子,说道:“君子也有穷得毫无办法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虽然穷困,但还是坚持着;小人一遇穷困就无所不为了。”
1702140838
1702140839
【评析】
1702140840
1702140841
从本章开始,以后又有若干章谈及君子与小人在某些方面的区别。这里,孔子说到面对穷困潦倒的局面,君子与小人就有了显而易见的不同。
1702140842
1702140843
【原文】
1702140844
1702140845
15·3
1702140846
1702140847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1702140848
1702140849
【译文】
1702140850
1702140851
孔子说:“赐啊!你以为我是学习得多了才一一记住的吗?”子贡答道:“是啊,难道不是这样吗?”孔子说:“不是的。我是用一个根本的东西把它们贯彻始终的。”
1702140852
1702140853
【评析】
1702140854
1702140855
这里,孔子讲到“一以贯之”,这是他学问渊博的根本所在。那么,这个“一”指什么?文中没有讲明。我们认为,“一以贯之”,就是在学习的基础上,认真思考,从而悟出其中内在的东西。孔子在这里告诉子贡和其他学生,要学与思相结合,认真学习,深切领悟。
1702140856
1702140857
【原文】
1702140858
1702140859
15·4
[
上一页 ]
[ :1.7021408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