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214729e+09
1702147290
1702147291 我得声明,这个解释只是我的一家之言。《文言》的这一段里,“知至至之,可与言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十个专家能有十二种意见。而且这句话还不能不重视,因为它提出了易理的一个重要概念:“几”。
1702147292
1702147293 “几”这个东西这里只是小小地露了一脸,将来《系辞》会有专门的讨论——子曰:“知几其神乎!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其知几乎?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易》曰:‘介于石,不终日,贞吉。’介如石焉,宁用终日?断可识矣。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
1702147294
1702147295 从《系辞》来看,“几”这东西神奇得很,人要是能够“知几”了,差不多就能未卜先知了。唐朝有个大史学家,叫刘知几,名字应该就是从这儿来的。
1702147296
1702147297 到底什么是“几”呢?就是“微”,这两个字连起来就是“几微”,这个词我们现在还在用着。比如说,一年之前我看到黄河的大堤上有一群蚂蚁爬来爬去的,一年之后这一处决堤了,淹了上千平方公里的土地,那么当初那群蚂蚁的活动就是后来大堤决口的“几”;历史上,看到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中原,汉人政权节节失利,汉人百姓不断南逃,我就知道若干年后河水所携带的泥沙会有明显减少——我为什么能作出这个结论呢:一方面因为我精通《周易》,排排卦就能算出来,一方面因为我看到了“几”:农耕的人走了,游牧的人来了,植被会得到恢复了,水土流失的情况会减轻了。
1702147298
1702147299 记得有一篇文章,说某人“文革”期间坐了牢,有一天他突然在牢里发言攻击林副主席,这还得了!可一些天之后,林彪坠机的消息被公之于众,大家这才佩服这位仁兄的远见卓识。奇怪吧,他天天在牢里蹲着,哪儿来的如此敏锐的政治嗅觉呢?原来他只是在最近的报纸上发现一个现象:以前经常出现在头版的林副主席不大露面了,根据常识稍稍判断一下,答案只可能有一个——林彪出事了。
1702147300
1702147301 这些都是见“几”。现在是不是想到了,我们用惯了的那个成语“见机行事”说成“见几行事”也很有道理吧?上边引的那段《系辞》里就有“君子见几而作”,这可能是“见几”的最早出处。
1702147302
1702147303 其实“几”的“机”的意思有重合的地方。对了,这回得拿繁体字来说话,不然容易搞糊涂。
1702147304
1702147305 简体字里的“几”在繁体里写作“幾”,“机”写作“機”,其实,在繁体字里,既有“几”,也有“幾”;既有“机”,还有“機”。我们现在说的这个“知几”、“见几”的“几”,在繁体字里是“幾”,被我们简化为“几”;而繁体字里出现“几”的时候,一般都是指“茶几”——我小时候总不明白什么叫“窗明几净”,以为是说“窗子明亮而且有几分干净”,很困惑,后来想通了:是“窗子明亮,茶几干净”。
1702147306
1702147307 繁体字里的“機”也有“征兆”、“原由”的意思,它最先可能是指弩上发箭的那个小机件,大概相当于手枪的撞针,后来引申为各类机械,还指事情的关键和人的机智,还有时机、机会。这个“機”后来被我们简化为“机”。
1702147308
1702147309 但令人讨厌的是,繁体字里也有个“机”,是指一种树。我也不知道这种“机树”是什么模样,不过汉朝大文学家、也是算卦高人的扬雄在《蜀都赋》里写过“春机杨柳,袅弱蝉杪”,看来是一种婀娜多姿的漂亮树。繁体字的“机”也通繁体字的“几”,当“茶几”讲。我们在繁体字的书里不但会看到“幾”和“機”,还会看到“几”和“机”,真够乱的。好了,以后再说到“知几”的“幾(几)”,我就一律用简体字来写了。
1702147310
1702147311 关于这个奇妙的“几”,我再引一段新儒家的大师牟宗三的话,很多人一定都会爱听:“任何一件事在人世间,在宇宙间生起,开始一发动,将来的结果就统统包括在内,这一开始发动就是‘几’。占卜最重要是看几,能看到几,将来的结果都可以算到了,占卜就是用最具体的心态看事物。中国人的头脑很灵活,但这灵活要根据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养讲。西方人讲本质属性那一套很死板。现在,中国人忘记自己的长处,学西方人那一套,但又学不好,所以现代中国人最麻烦。”
1702147312
1702147313 “占卜最重要是看几,能看到几,将来的结果都可以算到了”——有人可能会问:“这是不是宿命论啊?”
1702147314
1702147315 难道不是吗?宿命论难道不正是算卦的基础吗?
1702147316
1702147317 有人可能还会追问:“我们不是都学过必然性和偶然性吗?就算必然性和宿命论有点儿关系,那偶然性又怎么解释呢?”
1702147318
1702147319 不,这世界其实并不存在什么偶然性。
1702147320
1702147321 继续追问吗?你也许会说:“我买彩票偶然中奖了,出门偶然被石头绊倒了,这不都是偶然性吗,怎么会不存在呢?”
1702147322
1702147323 如果承认有必然性,当然就不存在偶然性,所谓偶然性事件其实也都是必然发生的,只是我们认识不到其中的因果关系罢了。好了,我用两个三段论来推演一下:
1702147324
1702147325 第一个三段论:
1702147326
1702147327 1.大前提:整个宇宙是有一个“第一因”的。(佛教不承认这点,但我们这里先不涉及先验性的内容。宇宙大爆炸学说也不是科学上的定论,只是被大多数人认可罢了。承认宿命论的前提是承认宇宙大爆炸学说。)
1702147328
1702147329 2.小前提:因果规律是严密的。(只不过因果关系过于错综复杂,有些我们能粗浅地认识,便归入“必然性”,有些我们认识不到,便归入“偶然性”。但“偶然性”之所以“偶然”,其实并不是真的偶然,只不过我们认识不到促成这个结果的各种原因罢了。)
1702147330
1702147331 3.结论:命运全是注定的。(在“第一因”的作用之后,万事万物都会按照因果的既定轨道发展,哪怕我们现在在想什么,今天晚上吃什么,甚至信不信命,我现在在写什么,都是被注定好的。)
1702147332
1702147333 第二个三段论:
1702147334
1702147335 1.大前提:即上面的结论——命运全是注定的。
1702147336
1702147337 2.小前提:对某一事物的未来发展,我们已经知道全部的“因”,并且能够从这全部的“因”当中再按照因果关系严密地推导出后面一步步、一个个的“果”(此事的“果”又会变成彼事的“因”),这里面所有错综复杂却都严丝合缝地吻合着因果规律的关系,我们全都能够知道。
1702147338
1702147339 3.结论:那我们当然就能精确地推导出该事物的未来变化情况。
[ 上一页 ]  [ :1.7021472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