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2148075e+09
1702148075
1702148076 《象》的解释是:“‘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这个解释大体不差,当你看到“地上霜”的时候,仔细看看。嗯,确实是霜,不是“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说明阴寒之气开始露头了,发展下去的话,阴寒之气渐渐积累,寒冬就要来了。
1702148077
1702148078 这和前边讲过的“见几”是一个道理,霜在这里就是寒冬的“几”,你看到了这个“几”,又知道季节变化的规律,那你就能够推测出未来的天气是什么样的。当然,“履霜,坚冰至”,这只是一个比喻,告诉我们见微知著的道理。可如果面临具体问题的时候,也就是说,你在算卦的时候给自己算到了这个坤卦初六爻,以这个爻辞你该怎么判断自己未来的吉凶呢?
1702148079
1702148080 这倒真是个很现实的问题,因为爻辞也没说是吉是凶,你如果真遇到这一爻,就按着爻辞的意思自己琢磨好了,大体上也能够琢磨出来。比如你计划要抢银行,一切都准备好了,晚上在家喝口小酒放松一下,打开电视,没想到正好看见新闻里说明天开始要搞“严打”。这下你可有点儿慌了,银行到底还抢不抢呢?算一卦吧,结果算出来的就是这个“履霜,坚冰至”,那你就应该想到,新闻里的那段报道就是你“履”到的“霜”,还是放弃原计划吧。
1702148081
1702148082 第二爻的爻辞是:“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这既是极著名的一句,也是歧义极多的一句。——《易经》里哪句话歧义都多,是吧?
1702148083
1702148084 这句里的重中之重就是“直、方、大”这三个字,宋朝大儒程颢、陆九渊都对之非常推崇。古人认为这三个字表现的是大地的特性,说大地既直,又方,又大。“方”和“大”还好理解,古人确实认为天圆地方,不知道大地其实是个球体,可“直”在这里怎么解释呢,难道大地是直的不成?古人解释说:九二爻是阴爻居阴位,不但“得位”,而且“得中”,这就是“直”,还有进一步的解释说“生物不邪”,这句话很难解释,所谓“生物”不是biology,也不是creature,而是“生养万物”,至于和“不邪”怎么串起来,你自己琢磨吧。
1702148085
1702148086 君子要效法大地,所以君子也要“直、方、大”,也就是要做到正直、端方、大度。
1702148087
1702148088 听上去很像回事吧?但这里边是有疑点的。我前边讲过,爻辞一般分两段,前一段是比喻,后一段是判断,比喻的那一段是押韵的。就拿这个坤卦的爻辞来说:(初六)履霜,(六三)含章,(六四)括囊,(六五)黄裳,(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除了一个“用六,利永贞”不押韵,前边讲过,乾卦和坤卦的“用九”和“用六”都不押韵,很可疑,而现在坤卦爻辞的六二爻居然也不押韵,这就很奇怪了。各位请看,把(六二)直、方、大放进去,是不是读起来很别扭?
1702148089
1702148090 早有人觉得这很可疑,想来想去,咦,如果把“直、方、大”的“大”字拿掉,只剩下“直、方”,就和其他爻辞押上韵了:(初六)履霜,(六二)直方,(六三)含章,(六四)括囊,(六五)黄裳,(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所以,那个“大”字可能是古人抄书的时候抄错了,多写了一个字。
1702148091
1702148092 这是可以理解的,谁抄书没个丢字落字啊,现在的正式出版物还号称“无错不成书”呢,我就敢说市面上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书我要想挑都能给挑出错来,何况是古代呢。如果这个说法成立的话,那就意味着一代代的大儒们都是从一段抄错了的书上生发出深刻的哲理来的,这可太有讽刺意味了。
1702148093
1702148094 不过,没了那个“大”字,意思似乎也差不太多,正直端方也很好啊,只少了一个“大度”而已。
1702148095
1702148096 别把结论下得太快,想想看,如果没了那个“大”字,你能说“直方”这两个字就是形容大地的吗?一个箱子也可以又直又方啊。(更要命的是,如果是一个大箱子,那连“大”都有了。)可不是吗,单凭“直方”这两个字,解释成什么不行啊!
1702148097
1702148098 有人就说了:这个“方”字不是指四四方方,更没有“品行端方”的引申含义,它说的其实是船。
1702148099
1702148100 奇怪吧,“方”怎么会是船呢?
1702148101
1702148102 一点儿都不奇怪,有没有想过,《圣经》里著名的“诺亚方舟”为什么叫“方舟”呀?难道它是一艘四方形的船吗?
1702148103
1702148104 我可不懂希伯来文,只能看看英文《圣经》,这里的“方舟”是ark,就是一种大船,可不是方的,那,咱们为什么给人家翻译成“方舟”呢?
1702148105
1702148106 《诗经》里有一首很著名的情诗,叫《汉广》,有一句是“江之永矣,不可方思”,是说江水又宽又长啊,“方”过不去啊。
1702148107
1702148108 这个“方”有两个意思,一是指筏子,一是指连在一起的船,作为第二种意思讲的时候也通“舫”。不管取哪个意思吧,我们现在知道了,“直方”的“方”可能会是指船。
1702148109
1702148110 直方=直船?
1702148111
1702148112 好像讲不通吧?
1702148113
1702148114 是讲不通,不过呢,这个“直”如果不取方才讲的那个意思,还是可以讲通的。
1702148115
1702148116 再看《诗经》,里边还有一首《宛丘》,其中有一句“值其鹭羽”,是说拿着鹭鸶的羽毛,这个“值”就是“拿着”的意思,而“直方”里的“直”有可能就通“值”,当“拿着”讲。
1702148117
1702148118 这样一来,“直方”有可能就从原先的“正直端方”变成了拿桨操舟了。哪个解释才对呢?这得联系一下下文。
1702148119
1702148120 全句是“直、方、大,不习,无不利”,我们得看看“不习,无不利”当什么讲。
1702148121
1702148122 这句话也不好解释啊!
1702148123
1702148124 什么叫“不习”?是“不学习”吗?
[ 上一页 ]  [ :1.70214807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