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2243186e+09
1702243186
1702243187 不过,一直有人在为创造这样一个体系作出不懈努力。如伯纳德•贝林(Bernard Bailyn)[11]在研究17世纪美国商人时指出的那样,美国商业的兴起不是由于个人创新而是由于家族协作。[12]家族是原始资本的来源。从家族那里,一个人可以学到有益于企业成长的大量技能。在后殖民时期,在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在波士顿、费城、纽约这些大城市,家族企业是很常见的,“社会”就是由这些主要家族组成。向西部的不断扩张、频繁的投机活动、剧烈的经济变化,所有这些都是促使其瓦解的因素。[13]
1702243188
1702243189 在内战之后,随着迅速的工业化过程,新的企业往往以家族企业的形式开始。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对货币和信用的控制,对资本形成来源的控制,是权力的支柱。在开始时,几乎没有一家公司是上市公司。它们从家族储蓄中取得资本并且通过“自筹资金”进行扩张。在美国,绝大多数“中等规模”企业都是典型的家族企业。在纺织业和酿酒业里尤其如此,其他行业也是如此。从本质上说,国际银行是一个“家族”企业,因为其业务十分隐秘,缺少可派往各个分部的可靠人才。相同的理由也适用于船运业。由于历史原因,包装业一直是由一些家族严格控制的行业。化工、洗涤用品、报纸也是如此。美国工业的一些大“商号”都是以“家族”名义起家的:杜邦、斯威夫特、奥摩尔、格莱斯、福特、奥林化工、多佛等都是如此。甚至在今天,绝大多数重要报纸都归家族所有,而不是上市公司。
1702243190
1702243191 家族体系还有一个社会对应物:由重要家族对家族企业所在城镇的主导;而且,由于绝大多数工业企业至少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都是建在河谷地区的,形成了与阶级分层相关的地理分布。工人生活在河谷里,因为工厂也建在那里,家族业主生活“在山上”,因为在山上可以居高临下,统观全局。
1702243192
1702243193 不过,尽管在许多中等规模的企业里,家族资本主义已经占据了稳固地位,并且在许多城市留下了它的标志,但它从来没有成功地在广大的资本工业领域确立霸主地位。由于这个原因,人们不得不考察一系列特殊的经济事件,这些事件标志着美国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阶段,即从1890年到1910年的阶段。
1702243194
1702243195 家族资本主义的瓦解大约开始于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当时,美国工业由于过度扩张,经历了一连串危机。在这个时候,银行家们,通过控制货币和信用市场,介入、重组和控制了许多美国领头企业。以美国钢铁公司的形成为典型,在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的一些重大合并事件标志着20世纪“金融资本主义”的出现。
1702243196
1702243197 通过干预,投资银行家实际上摧毁了资本主义秩序的社会根基。通过设置专职经理,银行家实现了财产和家族的彻底分离。那些专职经理在企业没有股份,因此不能把其权力自动传给子女,并对外在监督者负责。
1702243198
1702243199 造就“现代”企业的人不是家族企业家。他们也不只是执行着一套现成惯例的企业经理。“企业组织者”是一个特殊集团,通常是一些工程师。他们义不容辞的使命是建立一个新经济形式。他们所得的回报主要不是货币——几乎没有人去计算过由卡耐基、洛克菲勒、哈里曼或福特所创造的巨大财富——而是地位成就,以及在终极意义上自身的独立力量。因此,T.N.韦尔创立了美国电话电报公司,艾尔伯特•加里是美国钢铁公司公关人物(本•斯托伯格曾经调侃道:“他一直到死也没有去看过一眼沸腾的炼钢炉”),艾尔弗雷德•P.斯隆在通用汽车公司推行了分散经营模式,杰勒德•斯沃普统一了通用电器公司,沃尔特•梯格尔则对石油公司进行了合理化改革。其中没有一个人留下个人王朝,企业也没有冠上他们的名号。但是他们对美国社会的影响是抹杀不掉的。追随于他们之后,毕业于哈佛商学院的年轻人现在获得了一条谋取高级社会和经济地位的途径。因此,家族资本主义让步于社会流动。
1702243200
1702243201 不过,尤其在最近20多年里,随着管理者有能力摆脱金融控制的束缚,并且在企业中取得独立权力,银行家的权力迟早也会走向衰落。在某些情况下,他们能够做到这一点,因为他们这些人,这些企业工程师,是一些能干的个体;更重要的是,由新政法令实施的投资和银行职能的强制分离限制了投资银行家对金融市场的控制;最重要的也许是这样一个事实:美国企业的巨大增长使它们从自身利润中而不是通过向金融市场的借贷来支持其扩张。
1702243202
1702243203 家族资本主义的瓦解可能部分解释了现代美国资本主义的“动态”性质。因为独立的管理控制的确立已经产生了新的动力和新的动机。管理者无法把巨额财产从企业中提取出来,譬如像安德鲁•卡耐基在钢铁公司所做的那样,他们的主要驱动力是绩效和企业成长。这些目标,结合修改了的税法,激起了对利润高比率的不断重复的投资。在1929年,只有30%的企业利润被重新用于投资,在战后年代里,70%的利润再投资来进行企业扩张。
1702243204
1702243205 新管理者缺乏受传统支持的阶级地位。这个事实引发了他们对意识形态的需求,以证明他们的权力和威望。没有任何一种资本主义秩序能够像美国资本主义秩序那样对意识形态具有如此强制性的渴望,在其他秩序里,这种渴望要小的多。从哲学上讲,私人财产总是与自然权利体系相联系,因此财产本身提供了道德证明。但是私人的生产性财产,尤其在美国,大部分是一个假定,很少有人听说过它作为一种企业主管的权力的道德资源来给予追求。当我们在企业里使所有权关系向管理层的管理关系发生经典转变时,我们于是在象征性层面上使得“私人财产”向作为权力之证明的“企业”转变。并且在某种意识形态之下,这种象征本身有时变成了一股强制力量,而“绩效”本身成为推动美国企业巨头前进的动力。
1702243206
1702243207 从社会学上讲,家族资本主义的瓦解同整个西方社会权力的一系列转变相联系。美国“60大家族”(或法国“200大家族”)已经不复存在。除了经济主导,家族资本主义还意味着社会主导和政治主导。但一切已成过去。许多中等规模企业仍然为家族所有,子承父业(例如酿酒业),许多城镇,像圣路易斯和辛辛那提,仍然表现出家族古老统治的标记。但大体上,家族管理体系已经彻底完结,以至于像R.S.林德(R.S.Lynd)[14]《转型中的米德尔敦》(Middletown in Transition)这部研究美国生活的经典,连同它对主导城镇的“X”家族的描绘,在不到二十年时间里,已经变成了对过去的描述,而不是对当前社会的描述。
1702243208
1702243209 在现代社会,权力和阶级地位的关系似乎正在发生两个“悄无声息的”革命。一个是权力获取模式的变化,单单继承权已经不再是决定一切的因素;另一个是拥有权力性质本身的变化,技能和政治地位而不是财产,变成了确立权力的根据。
1702243210
1702243211 这两场革命正在自发进行之中。[15]从政治上看,主要后果是“统治阶级”(ruling class)的瓦解。统治阶级可以被定义为拥有权力的集团,它们既是现存的利益集团,又是利益的连续体。而今天,既有一个“上层阶级”(upper class),又有一个“统治集团”(ruling group)。成为“上层阶级”的一员(即拥有特权并能把它传给指定的人)已经不再意味着一个人是统治集团的成员,因为现在统治是建立在传统财产标准之外的其他标准基础之上的;现代统治集团从本质上讲是联合集团,而他们拥有的权力转移方式以及对特殊权力的获取模式的制度化(政治规章或军人晋升)还没有完全制定和确立起来。
1702243212
1702243213 [1]亨利•皮勒尼(1862—1935):比利时社会学家,著有《中世纪欧洲经济社会史》。——译注
1702243214
1702243215 [2]马塞尔•帕尼奥尔(1895—1974):法国剧作家、电影编剧,主要作品有《托帕兹》及电影剧本《面包师的妻子》等。——译注
1702243216
1702243217 [3]亨利•梅因(1822—1888):英国法律史学家,著有《古代法》、《古代法制史》、《古代法律与习惯》和《国际法》等。——译注
1702243218
1702243219 [4]威廉•戈德温(1759—1836):英国作家,著有《政治正义论》和《卡列布•威廉斯的经历》。——译注
1702243220
1702243221 [5]马奎斯•孔多塞(1743—1794):法国哲学家、数学家、启蒙运动代表人物,著有《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译注
1702243222
1702243223 [6]德尼•德•鲁日蒙(1906—1985):瑞士学者、作家,欧共体先驱之一,1950年在日内瓦设立欧洲文化中心,1951年创建日内瓦欧洲学院,1954年与罗伯特•舒曼一起创立欧洲文化基金会。他强调不同国家民族的特性,推崇联邦主义,认识到精神联合的重要,倡导文化合作,首创欧洲跨学科国际性互动研究。——译注
1702243224
1702243225 [7]托尔斯泰(1828—1910):全名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俄国文学家,著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以及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童年》、《少年》、《青年》。——译注
1702243226
1702243227 [8]居斯塔夫•福楼拜(1821—1880):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著有《包法利夫人》、《情感教育》和《布瓦尔和佩库歇》等。——译注
1702243228
1702243229 [9]大卫•兰德斯(1924—),美国经济学家、哈佛大学历史学和经济学教授,著有《时间革命》、《解除束缚的普罗米修斯》、《国富和国穷》。——译注
1702243230
1702243231 [10]参阅大卫•兰德斯“法国商业和商人:社会文化分析”,载于爱德华•米德•艾尔编《现代法国》(普林斯顿,1955年)。——原注
1702243232
1702243233 [11]伯纳德•贝林(1922— ):美国历史学家、哈佛大学教授,著有《17世纪新英格兰商人》、《1697—1714马萨诸塞州航运业:统计学研究》、《美国社会形成中的教育》、《1750—1776美国革命小册子》、《美国革命的思想根源》、《美国历史的前景》、《美国政治的起源》、《1930—1960知识界移民》、《美国历史中的法律》等。——译注
1702243234
1702243235 [12]伯纳德•贝林:《17世纪的新英格兰商人》(剑桥,麻省,1955年)。——原注
[ 上一页 ]  [ :1.70224318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