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2245259e+09
1702245259
1702245260 [11]查尔斯•贝陶(1886—1944):出生于巴黎的法国工程师,后移居美国,创立“贝陶体系”,科学管理重要贡献者,20世纪早期与英国皇家和纳粹都有往来的著名富豪。——译注
1702245261
1702245262 [12]贝陶体系在美国的应用率高达占675000名员工的720家企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维奇的联合之下对贝陶的讨伐,加上工会对机械工资量化方法的强烈敌视,这个体系不再在美国使用。——原注
1702245263
1702245264 [13]无论是作为一个操作样式,还是作为一个语言学术语,流水线都是一个最近才出现的东西。奥利弗•埃文斯在1800年创办了一个具有连续生产线的工厂。在19世纪70年代,食品加工厂已经采用了屠宰家畜过程的架空运送办法。但是作为一个现代成就,流水线的成功大多应归功于亨利•福特。1914年,他在密歇根的派克高地建了一条汽车流水线。并且,只是到了牛津英语词典才正式收入了这一词条,因为在那一年增加了该语词的现代意义。参阅西格弗里德•杰东的《机械化发出了号令》。——原注
1702245265
1702245266 [14]假如想对一个公司的工资结构单独作出精确的规定,就需要涉及众多的变量。试考虑一般社会科学问题,社会科学试图探索诸多极其复杂的变量:在国际事务中的决策,或在经济事务中政策的制定。——原注
1702245267
1702245268 [15]一条流水线的运行该有多快呢?理想时间是不存在的,因为速度随着当时的程序和“工作的复杂性”而改变,即,速度随着一个、两个还是三个产品,每一种情况需要不同的工作量,将被在同一条流水线上产生出来而改变。一般说来,流水线的速度将依赖于三个因素:生产的小汽车数量、工人数量和流水线上各车间的间距。从理论上讲,其中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会影响到其他因素。让我们来假定一条简单的流水线运作,不考虑各种阻挠或间断因素。管理层想要在一个8小时(即,480分钟)的工作日里生产出267辆小汽车。每一辆小汽车长18英尺。时间研究人员计算出流水线生产一辆小汽车需要147.48分钟。每个工人在流水线上有一个固定的操作岗位。他于是建立了一个工作站,它被规定为一辆小汽车的长度,加上留给下一辆小汽车的空间。由于267辆小汽车必须在480分钟内被生产出来,在传送带上的每一辆小汽车在每一个工作站上的停留时间为1.8分钟。在这种情况下,工作站的长度是21英尺(18英尺的车长加上3英尺的工作空间)。我们现在可以计算出流水线的速度。由于21英尺的传送带必须在1.8分钟之内走完,所以流水线的速度是每分钟11.67英尺。以这个速度,一条完全运作的流水线每1.8分钟可以产出一辆小汽车。假如车间之间的工作空间是被隔离的,并且流水线的速度运行和以前的一样,那么工人务必“加紧”操作以便在小汽车经过他的工作站之前完成操作任务。假如工作空间仍然是相同的,但是流水线的速度加快了,那么一个人务必在少于1.8分钟的时间里完成他的操作任务以便让流水线运行下去。一个公司也可以在不提高流水线速度,不缩减工作空间,或不减少工人人数的情况下“加紧”操作。在通常情况下,所需员工的数量依赖于对工作量的原始估计,因此依赖于流水线上完成一辆小汽车所需要的时间。在这个例子中,其估计量是147.48工作分钟。但是由于每一个人的工作周期是不可能完全相同的(即,有些操作只需用1.6分钟),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每一辆小汽车固定延误的时间累计达7.32分钟。这样,新的总量,154.80分钟,被每个工作站的工作周期1.8分钟所除之后,大约需要86名工人。但是,由于每个工人规定一个工作日有30分钟的休息时间(并且一名代班工人要把30分钟扣除),一名工作450分钟的代班工人一天可以给15名员工代班。对于86名工人来说,这意味着需要6名代班工人。或者,在生产267辆小汽车的流水线上需要的工人总数为92名。(我感谢统一汽车工人工程部的罗伯特•康特为这些计算所提供的帮助。)——原注
1702245269
1702245270 [16]赫伯特•斯宾塞(1820—1903):英国哲学家,著有《社会静力学》、《人口理论》、《心理学原理》、《合成哲学系统》、《教育》等。——译注
1702245271
1702245272 [17]刘易斯•曼福德(1895—1990):美国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哲学家。——译注
1702245273
1702245274 [18]沃尔特•惠特曼(1819—1892):美国诗人、散文家。——译注
1702245275
1702245276 [19]马克•吐温(1835—1910):美国作家。——译注
1702245277
1702245278 [20]威廉•温伍德•里德(1838—1875):英国作家,著有《人类殉难记》。——译注
1702245279
1702245280 [21]弗朗克•列奥德•赖特(1869—1959):美国建筑设计师。——译注
1702245281
1702245282 [22]瓦尔特•格罗皮乌斯(1883—1969):德国现代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现代主义建筑学派的倡导人和奠基人之一,公立包豪斯学校的创办人。——译注
1702245283
1702245284 [23]保罗•克利(1879—1940):德国国籍的瑞士裔画家。——译注
1702245285
1702245286 [24]瓦西里•康定斯基(1866—1944):俄罗斯画家和美术理论家。——译注
1702245287
1702245288 [25]莫霍伊—纳吉(1895—1946):匈牙利画家和教育家。——译注
1702245289
1702245290 [26]西格弗里德•吉迪翁在他的《机械化指令》(纽约,1948年)中对由工程师提供的可视化模式和现代艺术表现形式之间的关系作了生动比较。——原注
1702245291
1702245292 [27]马塞尔•杜尚(1887—1968):法国艺术家,20世纪实验艺术先驱,达达主义及超现实主义代表人物。——译注
1702245293
1702245294 [28]查理•卓别林(1889—1977):英国表演艺术家、喜剧演员。——译注
1702245295
1702245296 [29]雷诺•克莱尔(1898—1981):法国电影导演。——译注
1702245297
1702245298 [30]哈特•克兰(1899—1932,又译哈特•克莱恩):美国诗人。——译注
1702245299
1702245300 [31]威廉•F.怀特(1917—1999):美国社会学家,著有《组织人》等。——译注
1702245301
1702245302 [32]乔治•埃尔顿•梅奥(1880—1949):行为科学奠基人,美国管理学家。——译注
1702245303
1702245304 [33]发表在《工业文明的人的问题》(纽约,1933年);由哈佛大学出版社1946年再版。——原注
1702245305
1702245306 [34]T.诺斯•怀特海:《产业工人》(剑桥,麻省,1938年);F.L.罗斯利斯伯格和W.L.狄克松:《管理和工人》(剑桥,麻省,1938年)。后者描述了整个实验,并且阐述了它的理论意义。——原注
1702245307
1702245308 [35]这种解释让人想起了一个古老传说:一位农夫向神父抱怨说他的小木屋太拥挤了。神父便劝他把他的牛牵进他的房子,接下来的一个星期,神父劝他把他的羊牵了进去,再接下来的一个星期,神父劝他把他的马也牵了进去。农夫现在比以前更强烈地抱怨说他的小屋太拥挤了。于是神父便劝他在第一个星期把牛牵出去,在第二个星期神父劝他把羊牵出去,在第三个星期神父劝他把马也牵了出去。终于,农夫对神父表示非常感谢,因为神父减轻了他的生活负担。——原注
[ 上一页 ]  [ :1.70224525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