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243404e+09
1702434040
1702434041 大多数人身兼许多角色,而且每一个角色就像一副盔甲,将真实的我们隐藏在里面。我们的角色是在幼年当生命或家庭出了某些状况时所建立的,在某种程度上,每个人都会经历这个过程,并且在当时做出一些选择,关于对生命、男人、女人的看法,等等。而这些所有的选择建立了我们的信念系统,随后我们就将它埋藏在潜意识里。然而,就是这些深藏不露的信念创造了所谓的“我们的实相”。
1702434042
1702434043 让我们想象一下,身为一个孩子,当我们被分派做某件“愚蠢”的事情而感到羞辱时,我们会以为事实就是这样。从此以后,我们很可能会在心里做一个决定:“从现在开始,我一定要放聪明一点。”这个“一定”就会创造一个聪明的角色,当然,这不一定是件坏事,只不过这个角色是建立在童年的创伤之上,目的是为了补偿我们以为自己真的很愚蠢的信念。日后在生活中,我们对那些我们认为很笨的人就会产生极大的反应,特别是如果这个人刚好就是我们的亲密伴侣。而且,不可避免地,我们也会超神经质地批评或动不动就断论我们自己就是很笨。
1702434044
1702434045 当我们无法忍受周遭我们“认定”很笨的人,或者当有人指责我们“愚蠢”时,我们强烈的情绪反应就反映出我们的角色或底层信念。在研讨会中,每一位参与者都会搭配一位伙伴,之所以这么做的目的之一是要让我们察觉我们潜意识层面所隐藏的负面信念。似乎有种看不见的力量驱动那些会触发我们隐藏面向的人靠近我们。我们并不认为这一切是为了要惩罚我们,我们认为某个部分的自己希望得到疗愈,希望可以面对这些对自己的负面信念。
1702434046
1702434047 在这些情况下,你的角色或你很“愚蠢”都不是真的。你之所以被称为愚蠢很可能是因为说你很笨的那个人或父母内心觉得自己很笨,而他们觉得自己笨是因为小时候发生一些事情,之后他们就用角色将这份感觉隐藏起来。这种创伤一代传一代,而我们唯一的问题是,它何时才会停止?
1702434048
1702434049 在我们人生的过程中,我们会建立许多角色,成为一个好伴侣、一个好父母、一个努力的人。
1702434050
1702434051 你会知道你是否处于角色,因为迟早你会感到生活一成不变,进而导致筋疲力尽。那种感觉就好像无论我们再怎么努力,总是不够好,而且永远都得不到我们期望的认同和回报。所有的奖励全都在于角色,但这却不是真实的我们。
1702434052
1702434053 对许多人来说,通常当“盔甲”已经“穿到”不胜负荷时,我们的角色就会崩溃。在这种情况下,当事情出现转机前往往会有恶化的迹象,因为深埋在心底的挫败感和抑郁终于有机会得到纾解。所以,我们的第一个本能通常是企图再次抓住角色,不过,这一招实际上于事无补,因为这些感觉并不是关于现在,而是与小时候我们之所以选择该角色的那个时间点有关。
1702434054
1702434055 当我们的角色崩溃时,通常我们最深层的感觉就是想放弃,而且只想一了百了。重要的是我们要意识到这种感觉,并且明白我们无须为此采取行动。事实上,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留意这些感觉,并且与之共处,当然,这需要时间,而且并不容易。然而,当我们与这些感觉共处,并且持续选择忠于自己,不管内心的感觉多么摇摆,到最后整个角色会逐渐瓦解,就像枯叶从树上飘落。是的,有一部分的你正在消逝,但这并不是“你”,而是你那些不真实扭曲的部分小我结构。当角色瓦解后,你才有空间展现真实的自我。
1702434056
1702434057 当我们开始展现真我时,我们就不需要再隐藏。我们会对自己的感觉和想法坦诚,但不是用攻击或唠叨的方法表现出来,因为我们本身就是这样:有时感觉很好,有时感觉不太好,但是不管如何,这些感觉都是真实的。我们会知道自己是否已放下角色,因此我们会体验到更多美好的事物,我们会更热爱生活,不再如过去那般疲惫和倦怠。我们开始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感到美好,并且接受我们的成就所带来的奖励和赞赏,这些感觉滋润我们,让我们的关系更加亲密,让我们的事业更为成功。
1702434058
1702434059 客户的故事
1702434060
1702434061 多年前,在我举办的工作坊中,遇到一位美丽、优雅、富裕的女士,她成功经营着一家连锁的水疗和健身中心。表面上她拥有一切,不过,当我问她是否快乐时,她的回答是否定的。因为她正陷入角色之中,而她的角色是做努力工作的人。这个角色从她小时候就开始了,当时她父亲抨击她懒惰。她将这个事压抑下来,创造了一个她父亲认同的角色。在求学和往后的职业生涯中,这个角色带给她财富与物质上的成功,不过,在所有成功底下其实埋藏着一个童年的创伤,根源在于她认为自己无法让父亲高兴。她的成功建立在这份挫败感之上,当她提到这个部分时,她暗示她的底层有种想放弃一切的感觉。
1702434062
1702434063 从我和许多人互动的经验中得知,表面上这种想放弃的感觉只是冰山的一角,底层里我们其实是很认真地想要全盘放弃。当我问到她花多少时间考虑一了百了时,她的答复连我都感到震惊。她每天大约有八小时都在思考这个问题,不过,让她尚未付诸行动的唯一原因是她认为这样会伤害她的儿子。
1702434064
1702434065 我们协助她回到最原始的事件,让她探究那时父亲的情况,以及父亲为何有这样的反应,还有父亲当时对自己行为的感觉。在这一过程中,她渐渐宽恕了父亲和自己,并且有意识地去疗愈心中这块碎片。之后,她放下心里那个“不得不”的念头,改用选择的态度努力工作。发自我们的自由意志而不是角色所做的选择让一切变得不同。所以,从那时候起,她可以基于正当的理由努力工作,对自己的成就感到美好,并且开始享受人生以及与儿子一起分享,而不是整天独自思索要如何放弃这一切。
1702434066
1702434067 角色瓦解的过程可能极为纷乱,而且其中产生的差距会让我们迷失方向,甚至让我们面临死亡的诱惑,不过,这也会让我们无羁绊地迈向更成功的亲密关系与人生。我们了解角色从来就不是自己,同样地,感觉到像个伪君子或失败者的打击都只不过是一种虚实,不管当时它的感受有多么“真实”。重要的是我们愿意放下我们的角色,假如我们将整个生命建立在角色之上,迟早有一天当角色崩溃时,我们的人生也会随之全盘瓦解。一旦我们学会这个心理疏导后,我们就可以协助家人和朋友,因为当我们意识到他们的角色瓦解时,我们就可以运用这个有力的过程来指引他们。
1702434068
1702434069 规则
1702434070
1702434071 大多数的人都带着大把的规则进入关系,其中有些我们会与伴侣沟通,有些则不会。事实上,我们认为没必要告诉他们,因为他们应该是爱我们的,所以,如果他们爱我们,那么,不管怎样,他们就该心灵感应到我们的规则,不是吗?麻烦的是,我们可能有矛盾的规则,有时候甚至连自己都搞不清楚,而且可以断定的是,终究有一天你的伴侣一定会打破你的规则,而这种“罪行”就成为导致许多关系破裂的原因。
1702434072
1702434073 所有的规则都有一个法则:它们是用来被打破的。不用说也知道,当这种情况发生时必然引发一堆情绪。因为,在过去当关系出错时,我们不是揪出痛苦的根源,反而是将痛苦埋藏起来,随后定下一些规则,认为这样我们就能够远离过去的伤痛。
1702434074
1702434075 客户的故事
1702434076
1702434077 有一次在台湾的工作坊中,有一位男士提到他的婚姻如何的失败。当我们问他原因时,他告诉我们,对他而言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太太永远要准时。结婚一开始,她总是很准时,过了七年后,她愈来愈不准时,所以他们开始为此争吵。她打破了他的规则,因此他们为这件事产生巨大的冲突。
1702434078
1702434079 于是,我们协助他追溯制造这个规则的起源,发现是因为童年的一个意外事件。当时他妈妈不断托人叫在街上玩耍的他回家吃晚饭,而他没搭理,后来他就被一辆机车撞伤送进医院,脸上受到重创。他将这个事件所有的痛苦埋藏起来,每当他想起这个事件,他就会立即将情绪压抑下来。为了避免自己不再触碰这些情绪,下意识地他就建立了一个规则:“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准时!”然而,当他太太打破他的规则,他之所以反应过度是因为这个情况触发他童年所有的痛苦,不过,现在他有机会让这份痛苦得以疗愈。
1702434080
1702434081 当我们订下规则以捍卫我们的脆弱、保护自己免于感受最初的痛苦时,我们的一切作为只是把自己和身边的人逼得喘不过气来。规则愈多,生活就愈沉闷,到最后我们的生命就变得了无生气。
1702434082
1702434083 指点迷津
1702434084
1702434085 我们并非主张要过一个“无政府”状态的生活,不过,我们建议你可以用原则来取代规则。规则没有协商的余地,但原则有;而且随着你们的成长,原则也可以随时调整。例如,原则是:“我永远不会做任何有意伤害你的事情”或者“我承诺尽己所能成为最佳的伴侣”。
1702434086
1702434087 责任
1702434088
1702434089 这个部分牵涉角色和规则的面向,我们觉得我们不得不对家庭、我们的朋友,或者是我们的国家尽责。当然,讲道义与对他人忠诚是件好事,不过,如果我们是以“不得不”或“必须”的心态去做,那就不是出自真心,结果反而会成为一种阻碍,进而造成某种程度的隔阂,而这就是死亡期一种典型的现象。我们尽忠职守的行为少了热情,而埋怨和无趣感则与日俱增。那种感觉就好像职责在身,不管是对社会、家庭或一般惯例,我们是身不由己,毫无选择权。
[ 上一页 ]  [ :1.7024340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