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248322e+09
1702483220
1702483221 4.什么是爱情?爱情有哪些类型?
1702483222
1702483223 5.什么是自我展露?怎样利用它与人发展关系?
1702483224
1702483225 6.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怎样与他人维持亲密关系?
1702483226
1702483227 7.怎样利用社会支持来应付关系破裂所造成的问题?
1702483228
1702483229
1702483230
1702483231
1702483232 社会心理学(第三版) [:1702479928]
1702483233 社会心理学(第三版) 8 社会交换与社会影响
1702483234
1702483235 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许多因素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进程,社会交换和社会影响就是这些因素中最为重要的两个方面。通过社会交换,我们能够建立起与他人的积极联系,而通过社会影响,我们知道了自己的生活并非孤立的荒岛。本章将以社会交换和社会影响为主题,分析社会交换的实质、文化影响、团体影响以及在社会影响之下的从众、顺从和服从等行为。
1702483236
1702483237
1702483238
1702483239
1702483240 社会心理学(第三版) [:1702479929]
1702483241 社会心理学(第三版) 一、社会交换
1702483242
1702483243 在心理学家看来,社会交换是人类社会生活所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不论是经济生活中的商业行为,还是社会生活中人们的交往活动,无不受到社会交换的影响,可以说社会交换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我们的生活。
1702483244
1702483245 (一)社会交换理论的理论基础
1702483246
1702483247 社会交换理论(social exchange theory)最早由美国社会学家Homans在1958年提出,该理论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交换所遵循的原则和方法。在他的《作为交换的社会行为》(1958)和《社会行为:它的基本形式》(1961)等著作中,Homans提出了社会交换的思想,在他看来,社会交换是社会生活的基础。与Homans同时,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Thibaut和Kelly、Blau等人也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社会交换的问题,在《群体的社会心理学》(Thibaut &Kelly,1959)、《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Blau,1964)等著作中,深入地分析了社会交换的心理学含义。在他们看来,功利主义经济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是社会交换理论的理论基础。
1702483248
1702483249 1.功利主义经济学
1702483250
1702483251 功利主义经济学思想源于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等人。在他们看来,唯利是图是人的普遍特性,人们在市场竞争中与他人交易时,总是理性地追求最大的物质利益。所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权衡所有可行的选择,理性地选择代价最小且报酬最大的行为是人的本性。
1702483252
1702483253 这种功利主义的经济学思想对社会交换理论的产生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Homans认为,这种对人的行为的经济学解释可以在修改后解释人的社会行为,因此,他吸收了功利主义经济学的几条基本原则,并把它们融入了自己的理论,这些原则包括:
1702483254
1702483255 ●人并不总是追求最大利润,但当与他人交往时总是试图得到一些好处。
1702483256
1702483257 ●人并非总是理性的,但在社会交往中的确要核算成本与收益。
1702483258
1702483259 ●人并不具备可供选择的完备信息,但人们知道有些信息是评价成本与收益的基础。
1702483260
1702483261 ●在社会生活中,经济交换只是人们普遍交换关系的特例。
1702483262
1702483263 ●人们在交换中不仅追求物质目标,同时也交换非物质的东西,如感情与服务等。
1702483264
1702483265 2.行为主义心理学
1702483266
1702483267 巴甫洛夫、桑代克、华生和斯金纳等人的行为主义心理学观点也给了Homans一定的启发。行为主义认为,人的行为是以获得奖励、避免惩罚为基本目的的。受行为主义的影响,Homans把斯金纳从动物行为实验中确立的命题引入了社会交换,行为主义的这些命题包括:
1702483268
1702483269 ●在任何情境中,机体都将产生能够获得最大报酬和最小惩罚的行为。
[ 上一页 ]  [ :1.7024832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