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2559925e+09
1702559925 首先,你要做的是承认自己是“鲍伯”。然后,你必须改变你的生活方式。你不能像那个莫勒太太,她因谋杀三任丈夫而受审。律师问她:“你的第一任丈夫是怎么死的?”
1702559926
1702559927 “他死于蘑菇中毒。”莫勒太太回答道。
1702559928
1702559929 “第二任丈夫呢?”律师又问。
1702559930
1702559931 “也是死于蘑菇中毒。”莫勒太太答道。
1702559932
1702559933 “那么,好吧。”律师又问,“你的第三任丈夫呢?”
1702559934
1702559935 莫勒太太回答道:“他死于脑震荡。”
1702559936
1702559937 律师吃惊:“这是怎么回事?”
1702559938
1702559939 莫勒太太答道:“他不愿意吃蘑菇。”
1702559940
1702559941 改变并不容易,而且没有捷径可走。《穿越黑暗》(Victory Over the Darkness)一书的作者尼尔•安德森(Neil Anderson)说:
1702559942
1702559943 研究发现,在普通的家庭里,一个孩子平均受10次批评才会得到1次夸奖。学校里也只比这好一点点:孩子们每听到老师的1次夸奖,平均要挨7次批评。毫不奇怪,为什么这么多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总觉得自己失败。父母和老师在每天谈话中传达给他们这种讯息。研究还发现,需要4次夸奖才能抵消1次批评带来的负面影响。
1702559944
1702559945 开始遵照我给出的方法行动吧。在张口之前,想想那5个“思考”问题。在每种情况下,尝试去看到好的一面,并且要求别人让你对自己的言行负责。没有人非得永远都当鲍伯。
1702559946
1702559947 —讨论问题—
1702559948
1702559949 1.为什么闲言碎语对许多人有吸引力?你能分辨出别人告诉你的哪些话是流言吗?如何行动,才能有效阻止别人向你说闲话?
1702559950
1702559951 2.想想,上次是什么时候,你面临着人际关系危机?你是如何回应的?问题是解决了,还是继续堆积?你是“火上浇水”了呢,还是“火上浇油”?原因何在?你能够处理得更好一点吗?
1702559952
1702559953 3.是不是每个在你面前提出问题却没有提供解决方案的人都是鲍伯或波比?这些问题在多大程度上是态度问题,还是缺乏培训、能力不足?当你已经反复要求别人找到解决方案,却总有个把人只提问题、不拿方案,这时,你该怎么办?如果你纵容这种行为,会出现什么结果?
1702559954
1702559955 4.过去,当朋友或同事过来告诉你有人对你心怀不满时,你是怎么处理的?结局好还是坏?对关系有什么影响?将来你会如何处理?
1702559956
1702559957 5.你觉得敢于质疑、相信别人的动机是好的难不难?为什么?假定一个好人居心不良,和假定一个坏人动机良好,哪种结果更糟?你在这方面所持的态度对人际关系有何影响?将来你会如何行动?请解释原因。
1702559958
1702559959 共赢:成功的秘诀就是忘掉自己的利益,全心全意帮助伙伴成功 [:1702557466]
1702559960 ‖亲和力法则 ‖
1702559961
1702559962 自我放松,有助于别人跟我们在一起时也放松
1702559963
1702559964 让别人觉得放松,是我们能够给予的最好礼物。
1702559965
1702559966 扪心自问:我的朋友会说,我是一个容易打交道的人吗?
1702559967
1702559968 你以前见过名人吗?是怎样的情形?令人万分激动,还是出乎意料的平淡无奇?你感觉失望,还是比你预期的要好?你跟这个人建立起了联系,还是被他当作挥之不走的苍蝇?或者是你非常害怕,以至于不敢跟他搭话?其实,不论是跟凡人还是名人,第一次见面印象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是否具有亲和力。
1702559969
1702559970 我们都遇到过冷冰冰、拒人于千里之外的人;我们也都遇到过刚认识就把我们当作老朋友的人。这不是一个只与高层人士接触时才会遇到的问题。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是不是容易接近?当你需要问老板问题时,容易张口还是难以启齿?当你需要跟配偶讨论一个艰涩话题时,双方是会好好谈谈,还是会吵上一架?你能不能跟好友挑起一个棘手问题,而无须担心关系破裂?
1702559971
1702559972 在这个问题上,你自己是怎么做的?最亲近的人和你无所不谈吗?上次是什么时候别人向你说了一个坏消息,或者是在某个问题上跟你吵得不可开交,或者是把你做错的事摆在你面前?如果已有一段时间,说明你可能是一个不那么容易接近的人。
1702559973
1702559974 有些人认为把自己变得容易接近是毫无意义的,但是,如果你愿意花精力去培养起这种品质,那可是一件大好事。实际上,你得到的也不止亲和力本身。它是一个人“关系工具箱”里最有力的武器。下面就是一个例子,有人用这种品质每年给自己赚来1200万美元呢!
[ 上一页 ]  [ :1.70255992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