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2608877e+09
1702608877
1702608878 自我袒露之外的另一个选择是将自己的想法与感受保留在心中。你可以留心一下自己什么时候表达和什么时候不表达自己的意见,你可以通过这个纪录来了解你依赖沉默取代袒露的程度。你可能会发现保留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是你经常做的事情。
1702608879
1702608880 沉默可能是你与其他人沟通中最常见的方式。说出事情的全貌可能符合坦诚之道,但是却可能危害你、对方及你们双方的关系(请参阅前述自我袒露的风险所列内容)。
1702608881
1702608882 大多数心思细密的沟通者会选择保持沉默,而不是莽撞地一吐为快说
1702608883
1702608884 “你看起来糟透了”或者“你太多话了”。社会科学家发现人们经常在“以省略说谎”和“对事实说谎”之间游走,而沉默以对(省略重点)通常比全盘托出(据实以告)轻松一点。
1702608885
1702608886 说谎
1702608887
1702608888 对我们许多人而言,说谎宛如道德上的伤痕。但是谎言确实存在于社会中,虽然说谎使得一个完全无知的受害者受到不公平的对待。另一种不诚实——“白色谎言”,通常不被视为完全不道德。白色谎言被定义为(至少说的人认为)没有恶意或是有帮助的谎话。白色谎言相当普遍,一个研究曾经持续追踪130个个体每天对话内容的诚实情况,结果只有38.5%毛的内容被证明是完全诚实的。在另一个实验中,受试者记录他们两天的谈话内容之后计算他们欺骗的程度,平均说谎的比率是每10分钟的谈话就会出现三次谎言。
1702608889
1702608890 说谎的理由
1702608891
1702608892 什么理由使人们说出虚伪不实的话?当研究中的个案被要求列出一个又一个隐藏和扭曲的事实时,发现了五个主要的理由:
1702608893
1702608894 1.保住面子:超过一半以上的谎言是为了防止尴尬,这类的谎言被赋予了大家认同的标签“圆通”,并且被使用在“诚实会不仁慈,或不诚实却仁慈”的情况下。有时留住面子的谎言是留住接受者的面子,当一个派对中有人跟你打招呼时,你可能为了使他免于被你忘记的尴尬场面而假装认识他。有时候,谎言保护说话的人不至蒙羞。例如,你会掩盖你的错误而归罪于外力:你没收到支票吗?那一定是在邮寄过程中遗失了。
1702608895
1702608896 2.避免紧张和冲突:有时候说些小谎来避免大冲突是值得的。举例来说,你也许会说你没有因朋友的玩笑而生气,以避免你表达愤怒所引发的麻烦。通常用不诚实的方式解释你的行为比起诚实地让问题恶化容易多了。你或许会用“我不是生你的气,只是我今天真的蛮倒霉的”之类的话来解释你明显的愤怒。
1702608897
1702608898 3.掌控社交反应:有时我们说谎是为了使每天的关系运作顺利。举例来说,你也许会假装很荣幸见到每个你根本不喜欢的人,或是假装对一同共进晚餐伙伴的故事感兴趣,使社交事件顺利点度过。孩子们通常不了解这种技术,对这类社交语言不感兴趣,而这是常让父母亲尴尬的原因。
1702608899
1702608900 4.增进或减少关系:有些谎言被设计来使关系成长“你要到市中心吗?我正要往那里去,我可以送你一程吗?”在一项研究中,多数的大学生(含男性和女性)会用说谎来增加他们与某个吸引人的同伴约会的机会。他们的夸张和不真诚包括了很多方面,包含他们对爱情的观点,个人的特质、收入,过去的人际关系、工作技能和聪明才智,等等,这使得他们可以和吸引他们的同伴更加相似。
1702608901
1702608902 有时我们会说谎来减少与他人的互动“我必须要走了,我要准备明天的考试。”有些时候,人们会用谎言来彻底结束关系“你很好,但我还不想定下来。”
1702608903
1702608904 5.得到权力:有时我们会依靠说谎来使情况在我们控制之中。通过表示你很忙没有空来拒绝已经迫在眉睫才来预定的邀约,是一种可把自己放在重要位置上的方法。因为说谎而得到自信的感觉即使是有很好的理由,也都落人到为得到权力而说谎的类型中。
1702608905
1702608906 这五种类型并不是说谎的唯一分类方式。表9-2所列的分类法比较复杂并且会涵盖一些无法适用于简单架构的谎言。
1702608907
1702608908 许多人认为白色谎言是为受害者的利益而说的,早先的研究提出多数受试者认为这类谎言是“正确应该做的事”,其他的研究则不以这种奉承讨好的角度进行描述,而认为最大的利益来自于说谎。一个研究发现三分之二以上的说谎者都是基于“自私的理由”。在被记录下来的322个谎言中,75.8%是对说谎者有利的,低于22%对听话的人有利,而只有少于2.5%对于第三者有利。
1702608909
1702608910
1702608911
1702608912
1702608913 说谎的影响
1702608914
1702608915 被人发现你说谎会有什么结果呢?在人际互动关系中这种发现会带来很大伤害。当我们和他人更亲近时,我们对于他们诚实的期待也会变高。毕竟,发现你原来被骗了会使得你不只重新定义你刚刚才拆穿的谎言,还会开始重新考量许多之前视为理所当然的信息。上个星期的恭维是真诚的吗?是你的笑话真的好笑,还是他的笑其实是装出来的呢?其他人对你的关心就像他所说的一样吗?
1702608916
1702608917 事实上研究己显示,谎言的确会威胁到关系——虽然并非所有的谎言都会破坏关系。研究认为,说谎者的动机是否为对方所接受会造成关键性的不同。如果说谎是为了谋取说谎者个人的私利,这种谎言会被视为侵犯;相反的,假如说谎似乎是为了顾全对方的感受,获得谅解的机会就会提升。
1702608918
1702608919 沮丧和背叛的感觉是最严重的。在关系紧张与否、话题的重要性或对他人不能完全诚实有怀疑这三个因素中,话题重要性是对关系危机最重要的因素。我们会妥善处理“无关痛痒”的谎言,但涉及“身家名誉”的谎言具有严重的威胁性,就必须严阵以待了。事实上,严重的欺骗会导致关系的终结,一个研究显示超过三分之二的受试者称他们是因为发现对方说谎而结束关系的。尤有甚者,他们认为分子的肇因就在于说谎。
1702608920
1702608921 模棱两可
1702608922
1702608923 说谎并不是自我袒露唯一的替代方式。当面对说谎还是说一个令人不愉快的真相的选择时,沟通者常常会选择模棱两可。就如第五章所说的,模棱两可的语言会有两个以上貌似真实的意义。有时候人们并不是故意散发模棱两可的信息来造成困惑,“我会在宿舍等你”这种说法也许对说话者来说是很清楚的,但是听的人仍有可能找错地方。但有些时候,我们是故意暧昧不明。举例来说,当一个朋友问你对十分怪异的服装有何看法时,也许你会说“这一类服装真的不怎么常见!”除此之外,你可能很生气而无法接受朋友的道歉,但是又不想表现出自己很小心眼,你就会说“别提了!”下面是一种幽默的方式,借由模棱两可来回应某个雇主对一个不够格的求职者的询问,向对方提供模糊的信息:
1702608924
1702608925 对一个懒惰的人“你很幸运啊。”
1702608926
[ 上一页 ]  [ :1.70260887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