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2633554
1702633555
常 卡奥 马林 丁 威廉
1702633556
1702633557
迪恩 库马尔 米勒 托曼 张
1702633558
1702633559
唐利 拉姆 权 蔡 朱
1702633560
1702633561
I.6 抽样调查的误差。举例说明抽样调查中非抽样误差的来源,再举一个说明抽样误差来源的例子。
1702633562
1702633563
I.7 抽样调查的误差。一项抽样调查采取随机拨打电话的方式来做访谈,这种抽样方法会漏掉所有家里没装电话的人。这是非抽样误差还是抽样误差的来源?调查结果中宣布的误差范围,有没有把这种误差来源考虑进去?
1702633564
1702633565
I.8 抽样调查的误差。有一所大学从学生注册名单中随机抽取了100个学生的简单随机样本做访问,听取他们对大学生活的意见。若同时抽取两个100人的简单随机样本,这两个样本得出的结果恐怕会有些不一样。这种变异性是抽样误差还是非抽样误差的来源?调查结果中宣布的误差范围,有没有把这种误差来源考虑进去?
1702633566
1702633567
I.9 抽样调查的误差。练习I.7和I.8各提到抽样调查中的一种误差来源。如果把样本大小加倍,而其他抽样步骤不变,可以减少这两种误差吗?请说明理由。
1702633568
1702633569
I.10 抽样调查的误差。盖洛普调查发现,有30%的美国成年人声称因为考虑成本而推迟了治疗时间。盖洛普的新闻稿说:
1702633570
1702633571
调查结果是基于对全国1014位成年人的电话访谈得出的,该访谈是在2007年11月11~14日进行的,访谈对象的年龄不低于18岁。基于这样一个所有成年人的样本,我们可以说,在95%的置信度下误差范围为±3%。
1702633572
1702633573
该新闻稿还指出这个误差范围只来自抽样误差。举一个例子说明一项没有包括在这项调查的误差范围之中的误差来源。
1702633574
1702633575
I.11 找出误差范围。2010年12月16~20日进行的一项调查,访问了1160位美国成年人对“老虎”伍兹的看法,这是在他发生交通事故和对婚姻不忠后不久进行的,只有34%的调查对象给了他“好评”。而在2005年,这位高尔夫球明星的好评率是85%。
1702633576
1702633577
(a)2010年这项抽样调查的总体是什么?
1702633578
1702633579
(b)假设2010年的这项抽样调查采用了随机抽样的方法,用速算法计算误差范围,然后用一个完整的置信度说明对总体做出结论。
1702633580
1702633581
I.12 找出误差范围。2010年6月的一项民意调查访问512名美国成年人,“你如何评价英国石油公司在回应墨西哥湾漏油事件时的表现,是很好、好、差还是很差?”有415名调查对象回答“差”或“很差”。
1702633582
1702633583
(a)这项抽样调查的总体是什么?
1702633584
1702633585
(b)假设这个样本是随机样本,用速算法算出误差范围,并做出一个置信度说明。
1702633586
1702633587
I.13 这是什么样本?一个聚会当中有30个21岁以上的学生和20个不满21岁的学生。你从21岁以上的学生当中随机抽出3人,再从不满21岁的学生当中随机抽出2人,然后问他们对饮酒的看法。你给了参加聚会的每位学生同样被抽中的概率,请问这个概率是多少?你的抽样为什么不是简单随机抽样?这种抽样方法叫什么?
1702633588
1702633589
I.14 设计实验。一所大学的统计系希望多吸引些学生来主修统计学专业。册子B强调统计学家可以赚很多钱。到底哪一种更能吸引大一学生呢?现在你有一份问卷,可以度量学生主修统计学专业的意愿,有50个大一新生愿意参与这项研究。大概描述一下,怎样设计实验来分辨哪个小册子的效果更好。
1702633590
1702633591
I.15 设计实验。盖瑞认为,要想让女孩愿意跟你约会,就要先向对方介绍自己。格莱格却认为,让对方介绍她自己,效果反而更好。你招募到20位愿意尝试任意一种方式的男士,隔天让他们打电话给对方发出约会邀请。大概描绘一项可以知道哪种方法比较成功的实验设计。
1702633592
1702633593
练习I.16~I.19是基于《美国医学会期刊》中的一篇文章,该文章问道,如果降低一种氨基酸——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会不会引发心脏搭桥手术后的血管问题(如主动脉问题或中风)。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太多也会引发更高的动脉心脏病、中风和外围血管疾病的风险,但我们并不知道它们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文章中报道了一项研究,用叶酸加维生素B12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实验对象被跟踪研究了10年。以下是这篇文章的部分内容:
1702633594
1702633595
设计:随机化,双盲,有安慰剂控制组,实验于1998~2008年在英国进行。
1702633596
1702633597
实验对象:一共有12064位英国二级护理医院的心脏搭桥术后患者参加。
1702633598
1702633599
干扰:实验对象随机接受每天2毫克叶酸加1毫克维生素B12(n=6033)或者一种安慰剂(n=6031)。
1702633600
1702633601
结果:在接受叶酸加维生素治疗的6033名实验对象中,有1537人(25.5%)发生了主动脉问题。而采用安慰剂的6031名实验对象中有1493人发生了主动脉问题。前者中死于血管问题的人数是578人(9.6%),后者是559人(9.3%)。
1702633602
1702633603
I.16 了解这些名词。在该实验的设计描述中,“随机化”、“双盲”和“有安慰剂控制组”是什么意思,各用一句话解释。
[
上一页 ]
[ :1.70263355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