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2670705
1702670706
百合子喜欢海边的生活。她经常长时间在海里游泳,还是个婴儿的花被放在海滩上。泰淳这样描述百合子带孩子的情景——
1702670707
1702670708
给了她一根炸薯条,直到母亲游腻了为止,连续几个小时,她乖乖地躺在海浪席卷的沙滩上,渔船的阴影里。她还慢慢地吃了沾满沙的饭团。
1702670709
1702670710
婴儿哭也不哭,独自睡着。不管来了什么客人,不管我们因为什么话题而吵吵嚷嚷,婴儿仿佛住在另一个世界,安静地睡着。老婆当然是爱孩子的。所以,孩子健康地长大了。不过,来喝酒的客人也好,来谈天说地的客人也好,百合子自己都可喜欢了,所以她像是忘了孩子,直到客人们回去。(《眩晕的散步》,中央公论社,1976)
1702670711
1702670712
1952年,泰淳的父亲去世。父亲认真读过泰淳的小说,评论道,你的小说像竹子嫁接在树上。可能是为了让泰淳的母亲安心,1953年,小家庭搬回了目黑的长泉院。大岛家的长子大岛泰雄此时是东京大学农学部水产学教授,无论是他还是以写作为业的泰淳都无意继承寺院,于是从福岛会津请来和泰淳同辈的亲戚,担任新住持。因为还要管会津那边的寺院,住持不常在东京,原本是外人的百合子主动帮忙处理长泉院的事务。幼年时,她像所有富家女一样习字、学古琴、学唱传统歌谣。理所当然,她写一笔好字。百合子帮信众们写供养用的卒塔婆木牌,还发明了给基督徒的卒塔婆木牌,在顶上画一个十字架。她做这一切极其自然纯熟,信众们都以为她原本是哪间寺院的女儿。不过,泰淳生性严格的母亲对儿媳有一些看不惯的地方。泰淳解释说,百合子从小没了妈,所以不懂规矩。
1702670713
1702670714
他们在长泉院住了四年。其间,泰淳写了《光藓》(《新潮》,1954)。1944年,北海道一艘船遇难,船长在冬天的知床海岬靠吃船员的尸体活下来。小说便是以这一事件为蓝本。泰淳的这部小说后来改编为电影,还被搬上歌剧舞台,是他影响较大的作品。
1702670715
1702670716
百合子重新联系上从前要好的中学同学,有时带着女儿去横滨和同学们见面。念中学时,她从不修饰自己,穿着破旧的校服,同学去她家玩,发现那是栋大宅,十分惊讶。可以想象,铃木家的孩子们因为不想让人议论财富的来源,在外习惯保持低调。如今百合子成了打扮精致的年轻妈妈,白色百褶长裙,粉色衬衫,化了妆,涂了口红。
1702670717
1702670718
20世纪50年代,泰淳和他的同伴们在文坛俨然已是前辈作家。从1956年起,泰淳开始担任中央公论新人奖的评委。与他共同任评委的是伊藤整和三岛由纪夫,第一期获奖者是吉他手深泽七郎的《楢山节考》(在1958和1983年被改编为电影)。只比泰淳小两岁的深泽七郎很快与武田夫妻成了好友,还教百合子弹吉他。
1702670719
1702670720
1957年,武田一家三口搬到杉并区上高井户的公团住宅。公团住宅是由日本住宅公团提供的出租屋,面向中等收入家庭,由于供不应求,租户需要通过抽签获得入住名额。社区通常很大,由若干栋不带电梯的多层建筑组成,外观有点像中国的老公房小区。搬家后,泰淳让女儿就读离家三站地的立教女学院小学,是一所基督教女校。
1702670721
1702670722
独立居住让他们与朋友走动更加方便。泰淳的交游广阔,竹内好、丸山真男、梅崎春生、埴谷雄高和大冈升平,都与他常有往来。和作家们在一起,百合子总是装扮得当,但她的衣着要看场合。武田花小时候记忆中的妈妈,常穿黄色紧身裙或旗袍。她还记得,自己学习不好,学校喊家长,这时,妈妈穿着日常衣服和拖鞋就去了。
1702670723
1702670724
上高井户的住所旁边有家面包厂。一大早就有过于浓重的气味和喧嚣,让凌晨起来写稿的泰淳苦不堪言。1960年,武田家搬到赤坂冰川町,租了当时少见的复式公寓。可见泰淳的收入大有提升。彼时的赤坂不像如今繁华,除了一些老店铺,有大片的空地和绿树。新家与冰川神社毗邻,泰淳在天色尚黑时开灯写稿,神社的鸡以为天亮了,咯咯报晓。这让泰淳惴惴不安,对百合子说:“我感觉就像自己干了坏事被发现了,窘得很。我在方格稿纸上填字,一页一页地写小说,就像一张一张地做假钞啊。”
1702670725
1702670726
这一年还有一项变化,赤坂的公寓有出租停车位,武田家买了车。早在长泉院时期,百合子有段时间每天一早出门,不知去了哪里。泰淳嘴上不问,心头惴惴不安,心想,这人不会是有外遇了吧。待谜底揭晓,原来百合子一直在学车,并顺利考取大型车两种驾照(该驾照可以开卡车)。
1702670727
1702670728
作家生活方式的变化,其实不过是时代变化的一隅。1959年,富士观光株式会社成立,第二年开始分让“富士樱高原别墅地”。武田家和大冈升平家先后在位于山梨县富士山麓的别墅地建了小楼。在武田家,诸如添置不动产的大事向来是百合子一个人拿主意,后来她还在下田买过一块地,一直没盖房子。
1702670729
1702670730
百合子为什么会想到在富士山盖房子呢?可推测的是,她想离开东京透口气。在东京,除了家务,她还得处理和泰淳写作相关的诸多杂务,从送稿件到领稿费,以及开车接送泰淳。此外,从1958年起,“第一次战后派”作家们每月举办一次“后天会”,除了泰淳,参会者还有野间宏、堀田善卫、椎名麟三、梅崎春生、中村真一郎和埴谷雄高,会场经常放在武田家,百合子的接待任务不轻。
1702670731
1702670732
1963年,武田花升上同校的初中,开始寄宿。她后来回忆,父母一定是早有预谋,为了到富士山待着,才让自己住校。证据就是,那之前,他们给她买了只博美犬,取名“波可”。百合子十分宠爱小狗,如果家里吃汉堡肉饼,会做一只小小的给波可。年底,富士山麓的小屋盖好了。从圣诞节到翌年年初,一家三口迫不及待地在那里住了几天。山上的严寒让人猝不及防,抹布刚拧完就结冰,三个人各自用两条毛巾包住脑袋,打扮得像小偷一般进被窝。
1702670733
1702670734
泰淳为富士山的小屋写下门牌,“武田山庄”。1964年晚春,武田一家开始了东京和富士山两地往返的生活。恰逢富士山收费道路(Subaru line)于当年开通,这是从河口湖到富士山半山腰的公路。尽管上山有了新路,从东京赤坂的公寓到山庄,以当时的道路情况,开车单程需四五个小时。不过,对百合子来说,离开东京的好处胜过了长途驾驶的疲累。至于泰淳,等尝过山居的静谧与安闲,他经常心血来潮般说,明天进山吧。
1702670735
1702670736
这一年,百合子开始写山居日记。
1702670737
1702670738
最初是泰淳提的要求。他把一册别人给的日记本放在百合子面前,说:“这个送给百合子。你来写日记吧。只在山上期间写就行。我也会写。我们轮着写吧。怎么样?这样你就会写吧?”百合子摇头。他又说:“随便你怎么写都行。要是没东西写,也可以只写那天买的东西和天气。如果有好玩的事或者做了什么,写下来就行了。用不着在日记里抒情或反省。因为你是个不适合反省的女人。你只要一反省,就会耍滑头。百合子经常和我说话或者自言自语,对吧?就像你说话那样写就行。你按自己容易写的方式写就行了。”
1702670739
1702670740
虽然提出“轮着写”,由泰淳执笔的日记只有寥寥几篇,女儿武田花偶尔也写个一两天。譬如,1965年3月31日,母女俩在院子里种下了深泽七郎送的十七株梅树。五年前,深泽七郎因为小说《风流梦谭》引起右翼的攻击,还导致中央公论社社长家遭右翼袭击,保姆在事件中死亡。这件事发生后,深泽七郎停笔,四处流浪。要等到1965年秋,他才再度安顿下来,开设“爱我农场”。
1702670741
1702670742
十三岁的武田花写道:“妈妈干活最起劲(总是这样),她很愉快,看起来累了。妈妈只要开始挖坑,或是开始弹吉他,做一整天也很有耐心。她做这些就忘了做饭。爸爸会写一整天小说,很有耐心。我做什么都没耐心,别人让我做,我就做。”
1702670743
1702670744
百合子始于1964年7月的日记,虽说是按泰淳的要求写的,但并不敷衍。在山里每天的日常,一日三餐的内容,购物清单,自然风物,都被她以冷静的仿佛第三者的笔触做了记录。
1702670745
1702670746
武田家每次来去山庄的时间不定,通常和泰淳的工作安排有关。有时一待就是半个月,有时隔天就走。加起来每年总有半年时间在山里。小楼虽然简素,院子很大,占地1200多平方米。百合子在院子里种树,养花。山庄位置不便,最近的购物点是管理处,走路也有些距离,那儿东西卖得贵,百合子通常开车到山下的河口湖或富士吉田,采买食物用品,给车加油。她很快和加油站以及商店的人们混熟了,每次去,加油站的大叔都会送她冰激淋什么的。另一个和武田家交往较多的当地人是石材店的外川。武田家想建围墙,让管理处找承建方,找来的便是外川。1964年8月9日的日记,他首度登场,百合子称他为“石材店的大叔”。8月14日,围墙建好了,这天的日记写道——
1702670747
1702670748
用当地的葡萄酒、甜甜圈、炸仙贝、水果罐头庆祝完工。女工们说,今天回家就开始休盂兰盆假期,之后休好几天。
1702670749
1702670750
三名女工是山下的N村的人,据说一个是理发店的,另外两个是农家的主妇。女工把一升装的葡萄酒满满地倒进杯里。“啊,好喝。”她们说,因为过节,社长(石材店的大叔)给每人发了一件红梅单衣和服。社长用粗胖的手指一点点剥开奶酪的银纸,边吃奶酪,边滋滋地小口喝着啤酒,显得满足。他就像那种大叔,去酒馆里请女招待们喝酒,置身于她们中间,便兴高采烈。他雇的女工较多,说不定他在工作中也有这样的心情。
1702670751
1702670752
后来外川便常常上门。有时给武田家带吃的,有时路过歇脚。他相当健谈,讲了许多当地的事。1965年6月7日的日记,有一个条目是“外川的话”,记述了他关于种田的谈话。除了石山,外川还拥有田地,由他的妻子打理。百合子详细记录当地人的话语,连口音也栩栩如生,很可能是为泰淳的写作积累素材。6月8日的日记有大段前一天的谈话补记,接下来是——
1702670753
1702670754
这是外川在昨天6月7日讲的,种田以外的事。昨晚太困了,不想写了,就没写,今天丈夫说:“要把外川说的话写下来呀。”所以我趁没忘记来写。真烦啊。手指会疼,而且写字好麻烦。要是外川以后也讲好多事情,可就不好办了。
[
上一页 ]
[ :1.70267070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