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2672108e+09
1702672108
1702672109 以上是第一层方法。至于第二层方法,就是选择的那些社会部分是儿童所需要的。社会各部分并不都是好的,都是有用的。所以全赖有选择的效用,使现在、过去、将来种种事业都集中于学校,做个儿童的工具。要使他不但保存古代已往的成绩,还能于现在及将来的社会有选择的能力。
1702672110
1702672111 社会的改良,全赖学校。因为学校是造成新社会的,去掉旧弊向新的方面发展的,且含有不曾发现的能力,是预备儿童替社会做事的一大工具,许多旁的机关都不及他。例如警察、法律、政治等等,也未始不是改良社会的东西,但他们有他们根本的大阻力,这个阻力,唯有学校能克服他。
1702672112
1702672113 有两个理由可以证明别的机关虽然也是职在改良习惯,而一定不能做到与学校同样的地步,就是别的机关无论有如何大的能力,他的效果一定不及教育。第一,因为这种机关都是管理成人的。成人的习惯早已固定了,很不容易使他改变;即使他们受了教育的影响,当时承认改变了,但一到外面恶社会里头,他的决心便立刻消灭了。所以第二个理由,便是环境的不良。有这两个理由,我们费了许多的精神,想去改变成人的性质,实在是一大悲剧。至于学校内的儿童,性质既没有固定,习惯也未曾养成,倘能施以良好的教育,尽可有任人伸缩的余地。至于他的环境,虽然也和社会生活一样,但这学校内的社会生活却与平常外边的社会生活不同。因他是曾经一度选择过的,比较的精彩。这就是别的机关改良社会的能力一定不能及学校的缘故。
1702672114
1702672115 环境的关系既如上述,我此刻再讲一点习惯关系的重要。譬如烟酒这类东西,习惯了便不容易戒除。又如年长的人学外国文,觉得里面有许多声音竟发不出来。这因为他对于这个声音从来没有发过的缘故。儿童便不同了:他的习惯没有养成,一切思想、行为、信仰等等,都可以在他恶习惯未曾养成之先,把新的好习惯尽量输入。要使他的好习惯渐渐养成了,有抵抗坏习惯的能力。
1702672116
1702672117 我们可以说,儿童或少年的教育,使他养成一种新的习惯,实在是世界将来的极大希望。倘使没有新习惯的形成,自然灰心厌世,从此没有改良、纠正的希望了。须知儿童便是代表将来,老年人便是代表过去,过去的成功与失败,我们都可不必计较,有了儿童,便可重新做过。这就是儿童代表新希望的道理。
1702672118
1702672119 古犹太的先知有句格言说:“A little child shall lead them.”这实在是儿童代表将来无限成功的预言。法国当世大文豪兼历史大家Anatole Francaise在一个教育会议的席上演说:“我对于诸君有无穷的希望、无穷的感动,因为世界将来的希望和成就,都在诸君的手中。大战以后,无论胜的败的,国内都经过一大捣乱,将来全在诸君的整理和改造。请诸君放大胆子做去,因为欧洲倘不愿再陷于发疯和野蛮的地位,则必请诸君造出一种新的人类。有人说,人类总是坏的,不会改善的了。这话大错。要知道人类已经改善不少了。这改善的能力,最大者便是教育。所以教育实在比空气和饮食还要重大。”
1702672120
1702672121 刚才讲过第一层保存传授过去的成绩,第二层使儿童养成改良社会的预备。此刻讲第三层是扩充推广儿童的环境。儿童的环境本来是很小的,不过零碎的家庭生活罢了,一到学校,便较家庭扩大了。现在还要使他联络起来,养成更大的社会环境。
1702672122
1702672123 这第三层最重要,因为要使他从家庭很小的环境扩充开来,使他从历史、文学等等学科知道不但有我们现在的人,上面还有古人;不但有我们中国,还有不同洲、不同文、不同风俗的外国。其余科学如化学、物理、天文等等,也都是如此。总之,要使儿童的环境扩充,并有应付环境的技能。所以这扩充儿童更新更大的环境一层,在三层当中最为重要。
1702672124
1702672125 何以在现在的时代这一层尤其重要呢?因为现在是东西洋文明最接近的时代。我时时注意此点:究竟我们所要接近的交换的是真文明呢,还是在战场上以枪炮相见的文明呢?倘使我们要接近的交换的是和平的真文明,那么做教习的人,应该要有国际文明的互相了解,使儿童有世界的眼光、世界的环境,并使各民族间互相了解的程度逐渐增加,互相冲突的程度逐渐减轻。然则此时扩大儿童环境的一层,还不是更加重要吗?我并不是单说中国的学校应该扩充儿童的环境,使儿童有世界的眼光,就是世界各国也都应如此。不过中国此时却有特别重要的机会:因为东方所得的西洋文化,好处不如坏处,益处不如害处,道德、经济各方面已经起了纷乱的现象。但这万万不能再用长城去抵拒他的了。所以现在唯一的救济方法,便是开着门把西洋文明的精彩灌输进来,使新输入的真文明抵抗从前所受的害处及危险,养成一班新的积极的人才。所以扩充儿童环境的一层,在现在的中国自格外重要了。
1702672126
1702672127
1702672128
1702672129 上次所讲的三个目的,未免较泛,有目的而没有方法,也是无用。所以现在我们要提出来的,是怎样可以做到这理想的目的——就是:怎样传授过去的经验,怎样刷洗社会的环境,怎样扩大儿童社会的观念。简言之,就是怎样使学生社会化,怎样使儿童变成社会的分子,有社会的兴趣。上次已经提起怎样使学校社会化的方法,可以分做三步进行:(一)从感情方面使儿童有社会的兴趣及感觉,知道自身以外,还有社会,还有别人。(二)从知识方面,给他社会上必需的知识。(三)养成实行的习惯,使他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
1702672130
1702672131 这还是下手的地方。现在要讲的是怎样可以做到这个地步。我们应先明白的是:学校生活也是社会生活的一种。聚许多家庭境遇不同、门第不同、宗教不同、环境不同的儿童于一处,读书玩耍,固不必说,还有寄宿舍的,那共同生活的时间尤为长久。这一层很重要,我们先明白了,然后可以讲下手的方法。
1702672132
1702672133 我们既然知道学校也是社会生活的一种,便可从此下手:学生中有一种天然组织小团体的趋势,或是同乡,或是同省,或是同社会的等级。但他们对于团体内的分子,固甚亲近,而对于团体外的,却竭力排斥。遇着公共的事体,屡为小团体争权利,有时竟不屑抛弃公共的利益。这种趋势,非常危险。办教育的人,倘要把学校的社会生活来做社会化的基础,那么先须打破这种有党见的小团体的趋势。国家也是如此:一有党见,便使思想感情不能自由流通。学校内这种排除外人的小团体,很可以为社会之害,所以非打破他不可。
1702672134
1702672135 打破小团体的观念,使社会生活根据于共同的利益。他的方法,如男女同校,西方早已成为风俗,东方近亦渐渐有人注意。我们若要注意社会的生活,打破隔绝的阻力,男女同校便是一大利器。依我看来,有两个入手的所在:第一,从幼稚园入手,因为这时候儿童还不甚知道男女的分别;第二,从高等以上的学校入手,因为这时候年龄较大,已有了经验和自守的能力,他们的目的志趣都定了,不会再有什么大的变迁。
1702672136
1702672137 还有应该注意的,是公立的学校的制度。这种制度能影响于社会生活者极大。从前的教育,都是私有的。例如一家请一个教师,或几家合请一个教师,再也不会想到教育是社会的事,是国家的事,国家不过每年有几次考试罢了。近百余年来,公立学校的制度渐渐发展,各国都有了一大觉悟,知道倘没有公立的学校,国家万不能做到统一的地步,所以大家都情愿费许多心力、金钱办公立的学校。于是公立的学校便占了社会上重要的位置。
1702672138
1702672139 讲到国家公立学校制度的好处,很可以拿美国的成效来做个例。美国东西三千余英里,南北一千五六百英里,人口都是每年几十万的从各地方搬来,不但风俗、历史、习惯不相同,连语言文字也不相同。表面看去似乎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其实不然。这种异言异服的人,过了多少年,把一切起居饮食及种种习惯都改变了,对于国家的统一,依然毫无妨碍。虽然现在手续还没有完全做到,但已有了共同统一的目的,将来一定能做到的。这是公立学校制度的最大功效。因为他对于无论那一国的人,都让他们进去,一起读书,一起玩耍,那国家自然容易统一了。
1702672140
1702672141 以上所讲第一点,都是从非正式方面入手的方法,如打破小团体,男女同校,注意公立学校制度,和打破一切阶级。第二点是从正式的管理训练方面入手,就是学校的管理训练也要使儿童加入,使他对于规则,不仅死守,还要懂得这种规则有什么意义,使他自己维持秩序,不使规则被少数人把持。这很可以养成真正守法的国民。
1702672142
1702672143 平常学校的管理,有一个大错处,就是以章程、规则为超于儿童经验之上,儿童不配加入,不配与闻。所以这种管理都是由上而下的、强迫的、不自由的管理,效果很小。要知道学校的规则,不但维持学校内的秩序,还要使儿童养成将来在社会上遵守法律的经验和习惯;不但守法,还要使他自己立法。这种经验和习惯的养成,在社会上很有用处。
1702672144
1702672145 现在各处有试验把学校当作城市的样子来组织;有许多竟是一个学生的小共和国,里面也有城市,以及立法、司法、行政的机关。法律由自己制定,自己执行。各种机关都由自己举出人来组织。这并不是一种玩意儿,实在是要使儿童从半游戏半正式的地方,成为一个有训练的国民。譬如选举,不但在消极方面是学校内用的一点知识,还在积极方面养成将来在社会上选举的活经验。
1702672146
1702672147 管理训练,还是政治、法律方面的事。其余经济、实业方面,也可以有下手的方法。如房屋的清洁,以及图书、机器的保存整理或添配,都可以使他们加入,负一种责任,养成将来在社会任事的责任心。再举一个很具体而易于实行的方法,就是分学生为若干组,分时分日或分礼拜管理经济方面的事,如黑板、地板的清洁,材料的分配等。这种事往往有教师自己做的,其实大可不必,因为学生天然有一种竞争好胜的心,与其让他用于那些无谓的倾轧,不如利用他使他做公共的事业。这种话似乎太琐碎,其实这不过是个例,拿来说明教育应使儿童有实际经验的机会的根本学理。西方有句成语:“一磅的学理,不如一两的实行。”他的意思,也以为学理格言,后来都变了一句口头禅,不如教他们实行的方法。实行一两,我想自比记得一磅的修身格言好得多。
1702672148
1702672149 还有如家具、装饰品及仪器的添置,标本的采集,都可以让学生自己来办。轻便的东西,让他们制造;贵重的难做的东西,买了让他们保管;动物、植物、矿物的标本,让他们自己去采集;经费不够的时候,也让他们自己设法,或做戏募捐,或各向自己的亲戚朋友募捐。种种买票咧、剧场管理咧,都很可以养成共同生活的习惯,都是极宝贵极有意思的事。此刻不过举几件与诸君谈谈而已。
1702672150
1702672151 以上讲的第一点从非正式的方面入手,第二点从管理训练正式的方面入手。现在要讲第三点从知识方面输入社会的知识和经验。儿童总有一部分很聪明,一部分比较的愚钝,聪明的往往帮助愚钝的人作弊。无论如何防止,也是没有用的。这因为聪明的总有余力可以助人,故不妨利用他的积极使他变成助教:下课之后,帮助自修。聪明的因他有喜欢教人的心,自己可以教学相长;愚钝的人,也可以因此得益;而一般的程度,也可因此互相帮助的精神,渐趋划一。
1702672152
1702672153 最后还有一个意见:上课的时候,往往有一种弊端,就是时间全被教师占去,不让学生开口。这于养成社会共同生活的习惯很有妨碍。正当的方法,应该先教一个人起来,说明科学的大意,然后让第二人、第三人互相修正,互相补助。最好除正课以外,不要大家用一样的书,每人各将自己所学的东西向大家来报告。这事得益最大。教师一人在讲台上独讲,与养成社会共同生活的习惯,大相背驰。
1702672154
1702672155 我向来的讲法,总是先泛论学理,然后举许多例来说明所讲的学理。这个例里面也许有不完全的、不能明白的,究竟重要的还在学理。今天所讲的学理,便是学校不但读书就算了,还要造成社会有用的公民,有共同生活的习惯和能力,有注重公德公益的训练,知道立法、司法、行政的效用。那么学校的生活,才是一个活的社会生活;学校内养成的儿童,才是一个懂得社会需要,能加入社会做事的人物。他们组织的社会、国家,才是一个兴盛的社会国家。
1702672156
1702672157
[ 上一页 ]  [ :1.70267210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