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2714315e+09
1702714315
1702714316 [2] 参见《国防部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对战犯谷寿夫的判决书及其附件》,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2编“军事”,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第790页。
1702714317
1702714318 [3] 参见南京市档案馆编《审讯汪伪汉奸笔录》,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第335、483、669、901、958、1201、1392、1424页。
1702714319
1702714320 [4] 这方面典型的著述有:陈嘉穗《参与审判侵华日军战犯谷寿夫案的葛召棠先生》,《繁昌文史资料选辑》第5辑,内部资料,1988,第130—131页;葛叔棠《公审侵华日军战犯谷寿夫侧记》,《繁昌文史资料选辑》第6辑,内部资料,1989,第4—8页;葛文衡《为历史出证》,陈安吉主编《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安徽大学出版社,1998,第454—458页;金光群《公审南京大屠杀罪魁谷寿夫目击记》,《炎黄春秋》1998年第3期。
1702714321
1702714322 [5] 参见郑智航《清代法律教育的近代转型》,《当代法学》2011年第5期。
1702714323
1702714324 [6] 葛召棠1908年出生,1929年读大学,1932年大学毕业。
1702714325
1702714326 [7] 刘华山:《大学教育心理学概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第86页。
1702714327
1702714328 [8] 如中国政法大学陈夏红教授汇编的《百年中国法律人剪影》和《法意阑珊处:20世纪中国法律人自述》,涉及的都是张耀曾、沈钧儒、钱端升等当时名流;同样的,还有陈新宇教授的《寻找法律史上的失踪者》,事关汪荣宝、董康、瞿同祖等法界名宿;再不济者,复旦大学王伟教授的《中国近代留洋法学博士考(1905—1950)》研究的虽是法政学生,但也都是中国近代具有最高学历的法政人,都是精英群体。
1702714329
1702714330 [9] “箭垛式的人物”是胡适在《三侠五义序》中创造的一个文学概念,原指历史上许多“有福之人”,包括黄帝、周公和包公,人们将一些不知所以的优点都归到他们身上。这种“箭垛式的人物”会遮挡其他人物,以致不能全面展现历史的真相。
1702714331
1702714332 [10] “箭垛式的人物”与清代律学研究当中存在的现象与观点,为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史教授陈灵海老师上课所授。
1702714333
1702714334 [11] 参见陈嘉穗《参与审判侵华日军战犯谷寿夫案的葛召棠先生》,《繁昌文史资料选辑》第5辑,第129页。
1702714335
1702714336 [12] 参见张世杰、徐沛主编《繁昌县志》,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第451页。
1702714337
1702714338 [13] 参见《派葛召棠署安徽太和县司法处审判官此令》,《司法公报》192号,1937年;《派葛召棠署安徽庐江县司法处审判官此令》,《司法季刊》第1卷第1期,1947年;《派葛召棠署首都高等法院推事此令》,《法令周刊》第10卷第19期,1947年。
1702714339
1702714340 [14] 参见陈嘉穗《参与审判侵华日军战犯谷寿夫案的葛召棠先生》,《繁昌文史资料选辑》第5辑,第129页。
1702714341
1702714342 [15] 2016年8月,笔者对葛召棠之子葛文德先生的采访。
1702714343
1702714344 [16] 鲍光豹:《凤山集》,学林出版社,1987,第244页。
1702714345
1702714346 [17] 王业霖:《讼庭雪国耻 书法留风神——大法官葛召棠其人其书》,《书法之友》1996年第5期。
1702714347
1702714348 [18] 吴北江:《繁昌葛召棠工书出纸索题口占奉赠》,吴闿生、房秩五:《北江先生诗集》,余永刚、徐成志点校,黄山书社,2009,第387页。
1702714349
1702714350 [19] 王业霖:《讼庭雪国耻 书法留风神——大法官葛召棠其人其书》,《书法之友》1996年第5期。
1702714351
1702714352 [20] 参见张世杰、徐沛主编《繁昌县志》,第451页。
1702714353
1702714354 [21] 葛召棠:《安徽省博物馆在皖南进行历史文物的调查、征集工作》,《文物参考资料》1954年第12期。
1702714355
1702714356 [22] 参见《繁昌窑遗址再获重要发现》,《大江晚报》2016年2月4日。
1702714357
1702714358 [23] 参见葛召棠、孙百朋《关于绩溪曹氏支祠的壁画是太平天国嫡系部队所绘的考证——对罗尔纲先生提出几点商榷》,《安徽史学通讯》1957年第1期;罗尔纲:《罗尔纲全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第141页;此外,葛召棠还有如下史学文章:《安徽省新发现的太平天国几件文物的考释》,《历史教学》1957年第8期;《张乐行故里访问琐记》,《史学工作通讯》1957年第2期。
1702714359
1702714360 [24] 参见《葛召棠先生梅花册》,葛文德先生私人收藏。
1702714361
1702714362 [25] 竞明:《法政学校今昔观》,《教育周报》第51期,1914年。
1702714363
1702714364 [26] 《上海法政大学五周年纪念刊》(1929年),上海市档案馆,档案号:Q248-1-030。
[ 上一页 ]  [ :1.70271431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