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2722490
第五十九条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54条第2项规定判决撤销违法的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将会给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造成损失的,人民法院在判决撤销的同时,可以分别采取以下方式处理:
1702722491
1702722492
(一)判决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
1702722493
1702722494
(二)责令被诉行政机关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1702722495
1702722496
(三)向被告和有关机关提出司法建议;
1702722497
1702722498
(四)发现违法犯罪行为的,建议有权机关依法处理。
1702722499
1702722500
第六十条 人民法院判决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如不及时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将会给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当事人利益造成损失的,可以限定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期限。
1702722501
1702722502
人民法院判决被告履行法定职责,应当指定履行的期限,因情况特殊难于确定期限的除外。
1702722503
1702722504
第六十一条 被告对平等主体之间民事争议所作的裁决违法,民事争议当事人要求人民法院一并解决相关民事争议的,人民法院可以一并审理。
1702722505
1702722506
第六十二条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的,应当在裁判文书中援引。
1702722507
1702722508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可以在裁判文书中引用合法有效的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
1702722509
1702722510
第六十三条 裁定适用于下列范围:
1702722511
1702722512
(一)不予受理;
1702722513
1702722514
(二)驳回起诉;
1702722515
1702722516
(三)管辖异议;
1702722517
1702722518
(四)终结诉讼;
1702722519
1702722520
(五)中止诉讼;
1702722521
1702722522
(六)移送或者指定管辖;
1702722523
1702722524
(七)诉讼期间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或者驳回停止执行的申请;
1702722525
1702722526
(八)财产保全;
1702722527
1702722528
(九)先予执行;
1702722529
1702722530
(十)准许或者不准许撤诉;
1702722531
1702722532
(十一)补正裁判文书中的笔误;
1702722533
1702722534
(十二)中止或者终结执行;
1702722535
1702722536
(十三)提审、指令再审或者发回重审;
1702722537
1702722538
(十四)准许或者不准许执行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
1702722539
[
上一页 ]
[ :1.7027224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