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272254e+09
1702722540 (十五)其他需要裁定的事项。
1702722541
1702722542 对第(一)、(二)、(三)项裁定,当事人可以上诉。
1702722543
1702722544 第六十四条 行政诉讼法第57条、第60条规定的审限,是指从立案之日起至裁判宣告之日止的期间。鉴定、处理管辖争议或者异议以及中止诉讼的时间不计算在内。
1702722545
1702722546 第六十五条 第一审人民法院作出判决和裁定后,当事人均提起上诉的,上诉各方均为上诉人。
1702722547
1702722548 诉讼当事人中的一部分人提出上诉,没有提出上诉的对方当事人为被上诉人,其他当事人依原审诉讼地位列明。
1702722549
1702722550 第六十六条 当事人提出上诉,应当按照其他当事人或者诉讼代表人的人数提出上诉状副本。
1702722551
1702722552 原审人民法院收到上诉状,应当在5日内将上诉状副本送达其他当事人,对方当事人应当在收到上诉状副本之日起10日内提出答辩状。
1702722553
1702722554 原审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5日内将副本送达当事人。
1702722555
1702722556 原审人民法院收到上诉状、答辩状,应当在5日内连同全部案卷和证据,报送第二审人民法院。已经预收诉讼费用的,一并报送。
1702722557
1702722558 第六十七条 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应当对原审人民法院的裁判和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全面审查。
1702722559
1702722560 当事人对原审人民法院认定的事实有争议的,或者第二审人民法院认为原审人民法院认定事实不清楚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开庭审理。
1702722561
1702722562 第六十八条 第二审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审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或者驳回起诉的裁定确有错误,且起诉符合法定条件的,应当裁定撤销原审人民法院的裁定,指令原审人民法院依法立案受理或者继续审理。
1702722563
1702722564 第六十九条 第二审人民法院裁定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理的行政案件,原审人民法院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
1702722565
1702722566 第七十条 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需要改变原审判决的,应当同时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作出判决。
1702722567
1702722568 第七十一条 原审判决遗漏了必须参加诉讼的当事人或者诉讼请求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裁定撤销原审判决,发回重审。
1702722569
1702722570 原审判决遗漏行政赔偿请求,第二审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依法不应当予以赔偿的,应当判决驳回行政赔偿请求。
1702722571
1702722572 原审判决遗漏行政赔偿请求,第二审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依法应当予以赔偿的,在确认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同时,可以就行政赔偿问题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就行政赔偿部分发回重审。
1702722573
1702722574 当事人在第二审期间提出行政赔偿请求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可以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告知当事人另行起诉。
1702722575
1702722576 第七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行政诉讼法第63条规定的“违反法律、法规规定”:
1702722577
1702722578 (一)原判决、裁定认定的事实主要证据不足;
1702722579
1702722580 (二)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法规确有错误;
1702722581
1702722582 (三)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裁判;
1702722583
1702722584 (四)其他违反法律、法规的情形。
1702722585
1702722586 第七十三条 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2年内提出。
1702722587
1702722588 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行政赔偿调解书,提出证据证明调解违反自愿原则或者调解协议的内容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在2年内申请再审。
1702722589
[ 上一页 ]  [ :1.7027225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