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2756655e+09
1702756655
1702756656 永嘉侯朱亮祖父子:鞭死 十三年(1380)(《明史》九二《刑法志》)
1702756657
1702756658 工部尚书薛祥:毙杖下 十四年(1381)(同上)
1702756659
1702756660 大理寺卿李仕鲁:武士捽搏之,立死阶下 十四年(1381)(明史一三九本传,1551页)
1702756661
1702756662 员外郎张来硕:碎肉死(刘辰,国初事迹)[63]
1702756663
1702756664 参议李饮冰:割乳死(同上)
1702756665
1702756666 廷杖的执行:“五杖易一人,……喊声动地,闻者股栗。”[64]受刑者“露股受杖,头面触地,地尘满口中,受杖者多死。”[65]不但如此,而官吏打屁股,内外仿效,竟然成了全国通行的制度。叶伯巨九年(1376)上疏说:“今之为士者……以鞭笞捶楚为寻常之辱”[66],解缙也说:“今内外百司,捶楚属官,甚于奴隶”。[67]在“刑不上大夫”的原则之下,一向被维持着的士大夫的体面,到此扫地无遗了。[68]
1702756667
1702756668 锦衣卫是太祖一向使用的特务组织[至洪武十三年(1382)始改用此名]。太祖之用特务,有如下一段故事:
1702756669
1702756670 “钱宰……编孟子节文,罗朝吟诗:‘四鼓鼕鼕起着衣,午门朝见尚嫌迟。何时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次日,帝谓‘我并不嫌,何不改忧字’?”[69]
1702756671
1702756672 这个特务机关,也可以拘捕和审讯犯人,而锦衣卫狱之“幽絷惨酷,实无甚于此者”[70],总算太祖后来明白了,二十年(1387)下令悉焚锦衣卫刑具,以囚送刑部审理。二十六年(1393),再申明其禁,“诏内外狱毋得上锦衣卫,大小咸经法司”。[71]不幸他的子孙不肖,永乐以后,东厂、西厂、中厂、镇抚司等太监领导的特务机构,叠出不穷,愈来愈霸道,愈来愈黑暗,与有明一代相终始。[72]这固然不是太祖始料所及,但是“始作俑者”的责任,他是无法逃卸的。
1702756673
1702756674 三、任情生杀的君主司法
1702756675
1702756676 中国的传统法律,固然从来没有想到“分权”制,但是根据法律条文的合法裁判,在理论上,就是代表国家最高权威的皇帝,也应当予以尊重的。所以在汉文帝时(三年,177B.C.),有人在桥下惊了御驾,廷尉奏当罚金,文帝嫌太轻,想加重他的刑罚,但是张释之说:“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于是文帝只好作罢。[73]过了七百六十年,柳庄又用这两句话来劝说隋文帝(518—603)。但是这个文帝不同那个文帝,他不但不从,而柳庄因此“忤旨”(隋书六六,柳庄传九,艺文本773页)。
1702756677
1702756678 中国在唐以前的法典,久已失传。但是单就现存的唐律(永徽四年,653)来说,除了死罪在执行以前,要照例“三覆奏”之外,法官自己不能做主,而须要向皇帝请示的(“奏裁”、“上请”),只有下列十项。
1702756679
1702756680 (1)八议犯死罪名例;
1702756681
1702756682 (2)死罪应侍无成丁名例;
1702756683
1702756684 (3)八十岁以上十岁以下犯死罪名例;
1702756685
1702756686 (4)持杖误入上合卫禁;
1702756687
1702756688 (5)迷误不出宫殿卫禁;
1702756689
1702756690 (6)言议干涉乘舆职制;
1702756691
1702756692 (7)律令不便于事职制;
1702756693
1702756694 (8)诬告谋反非诬斗讼;
1702756695
1702756696 (9)匿名告反逆斗讼;
1702756697
1702756698 (10)诉不得理斗讼
1702756699
1702756700 这里面除了(7)和(10)两项,其余八项,都是供给皇帝施恩的机会,并不是有疑难不易处理的问题在内。[74]换句话说,除此十项之外,一切刑名案件,全由法官依律定罪,皇帝是不应当过问的。[75]至于在大灾害之年,皇帝有时“亲录囚徒”,那也只是表示他的谨慎和关心的形式行为——和天子临轩亲“试”进士一样——并不是真正干涉司法。
1702756701
1702756702 可是到了明太祖就不然了。他在位三十年,不但不断的变更法律(“无几时不变之法”解缙)[76]——他放弃了中国一千六百年(从李悝400B.C.到宋末1275)的传统形式(名例、贼盗、斗讼等),而改以六部的职掌来编纂刑律(二十三年,1389)——他并且常常亲自审判司法案件。[77]《明史·刑法志》里记载的,有他的十几项判例。其中少数是他接受臣下的建议,而大多数是他自己所作的决定。不过没有一件不是在说明他是怎样恻隐慈惠的一位仁德天子。[78]
1702756703
1702756704 但是如果我们把刑法志以外的材料,和若干私人记载的事实,拼凑起来观察,则在我们面前出现的,是一位猜忌残忍,喜怒无常而杀人成性的暴虐魔王。
[ 上一页 ]  [ :1.70275665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