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2769908e+09
1702769908 【230】 另见Judgment of May 24, 1977, BVerfG, 42 BVerfG 212, 218。在这个先前的案件中,法院并没有得出结论说它将永远不会因非法搜查排除证据,但是判定该问题还没有成熟。
1702769909
1702769910 【231】 见Judgment of May 24, 1977, BVerfG, 44 BVerfG 353, 383—384。考虑到这样一个事实,即德国宪法保障住宅的不可侵犯性(德国《基本法》第13条,见Judgment of May 26, 1976, BVerfG, BVerfG at 219),这种区别没什么道理。撞开一栋房屋的门去寻找证据,当然与从被告人手里抢走该证据是同样严重的侵犯。但是,由于德国制度提供了排除证据的其他理由,这种划分在德国并没有会像在美国那样导致太多的不幸。这一点在最高法院的Irvien v. California 347 U. S. 128(1954)判决中得到说明。该案中警察闯入被告人的家并安装了窃听器,最高法院认为警察的行为是对第四修正案的严重违反(上引132页),但是拒绝排除该证据(居住人的对话),因为最高法院尚未判定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适用于各州。上引132—134;见Wolf v. Colorado 228 U. S. 25 (1949), overruled by Mapp v. Ohio, 367 U. S. 643, 665 (1961)。在德国,法院排除这样的证据不会遇到困难,不是基于非法的警察行为,而是基于在家里的私人交谈通常是不可采的,无论是如何获得的。见Craig Bradley, “The Exclusionary Rule in Germany”, 1044—1046.(对录音带案的讨论)
1702769911
1702769912 【232】 Judgment of May 24, 1977, BVerfG, 44 BVerfG 353, 383—384.
1702769913
1702769914 【233】 这样,例如德国《刑事诉讼法》第104条禁止的夜间搜查,仍然可以产生可采的证据,除非使用该证据将违反比例原则。见Craig Bradley, “The Exclusionary Rule in Germany”, 1041.
1702769915
1702769916 【234】 尽管比例原则也被认为是法治国家原则的组成部分,(见K. Hesse, Grandzuge des Verfassungvechts der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 77)在德国判决中它经常作为一个单独的原则被讨论。
1702769917
1702769918 【235】 Theodor Kleinknecht, Strafprozessordnung, Einleitung para. 20.
1702769919
1702769920 【236】 Judgment of Aug. 5, 1966, BverfG, 44 BverfG 162, 187;另见James Carr, “Wiretapping in West Germany” 讨论这个原则在搭线窃听案件中的适用。
1702769921
1702769922 【237】 Judgment of June 10, 1963, BverfG, 16 BverfG 194.
1702769923
1702769924 【238】 为了查明对于程序而言重要的事实,可以命令对被告人进行人身检查。为了这个目的提取血样以及对身体的其他侵入,由一名医生根据医学规范进行,可以不经被告人同意,如果不会导致损害其健康的担心的话。见德国《刑事诉讼法》第81条a。
1702769925
1702769926 【239】 Judgment of June 10, 1963, BverfG, 16 BverfG 194, 202.由于这个案件是针对授权检查的命令提出的上诉,证据尚未获得,因而排除的问题并没有被直接讨论。另见Judgment of Aug. 5, 1966, BverfG, 44 BverfG 162, 187,判定对新闻办公室的搜查要求比其他搜查更高标准的理由,这种搜查“必须确保能够成功地获得相关的证据”,而不是仅仅根据怀疑。
1702769927
1702769928 【240】 Decision of Sept. 3, 1991, Bundesverfassungsgericht (BVerfG) (2d Senate), Wista 1992, Heft 2, p. 61.
1702769929
1702769930 【241】 但是见Klaus Rogall, “Gegenwartiger Stand und Entwicklungstendenzen der Lehre von den Strafprozessualen Beweisverboten”, pp. 1, 12,讨论并批评了把程序纯洁性理论作为焦点。
1702769931
1702769932 【242】 参阅Ewald Lowe and Werner Rosenberg, Die Straprozessordnung und das Gerichtsverfassungsgesetz mit Nebengensetzemi: Grosskommentar, chap. 14, para. 1,认为刑事侦查中对真实的查明受到公正的要求的限制,公正的要求禁止下列侦查手段,即“不合理的、违反比例原则的、侵犯个人尊严的或者与发现真实无关的”;并且,认为“排除规则的目的在于使这些利益得以实现”。
1702769933
1702769934 【243】 Judgment of Feb. 21, 1964, BGH, 19 BGHSt 325.
1702769935
1702769936 【244】 Judgment of Jan. 31, 1973, BverfG, 34 BverfG 238.
1702769937
1702769938 【245】 Judgment of May 24, 1977, BverfG, 44 BverfG 353.
1702769939
1702769940 【246】 Judgment of Feb. 21, 1964, BGH, 19 BGHSt 325.
1702769941
1702769942 【247】 Judgment of Feb. 21, 1964, BGH, 19 BGHSt 325, 326—27;德国《基本法》第2条第2款。日记案是第一个明确判定可以根据对宪法权利的侵犯排除证据的案件。尽管刑事诉讼法中的排除规定并不适用本案(例如第136条a关于排除强迫获得的供述的规定),法院仍然得出了这个结果,这样就为以后根据上面讨论的宽泛的宪法原则来扩展排除规则铺平的道路。然而,排除的基本观念在德国并不是新的,最初是在1903年被提出来的。Ernst Beling, Die Beweisverbote als Grenzen der Wakrheitserforschung im Strafprozess in Strafrechtlichen Abhandlungen, Heft 46 at 37.
1702769943
1702769944 【248】 确实,在1989年,宪法法院以赞成和反对票数相等的表决维持了一项谋杀定罪,该案中合法取得的犯罪人的日记性质的笔记被用来不利于被告人。1989年9月14日判决,BVerfG, 2 BvR 1062。
1702769945
1702769946 【249】 Judgment of Feb. 21, 1964, BGH, 19 BGHSt 325, at 331.
1702769947
1702769948 【250】 Judgment of Feb. 21, 1964, BGH, 19 BGHSt 325, at 331.
1702769949
1702769950 【251】 该日记在美国将是可采的,即使它是由一个翻遍被告人的家的小偷交给警察的。见Burdeau v. McDowell 256 U. S. 465, 476 (1921)。在美国,问题的焦点是警察的非法行为,而不管是否发生了对被告人隐私权的实质侵犯。但是见Craig Bradley, “Constitutional Protection for Private Papers”,争论说过去的最高法院判决和宪法理论支持这样一个观点,即私人文件应当受到比枪支和毒品更大的宪法保护。
1702769951
1702769952 【252】 例如,见Whiteley v. Warden 401 U. S. 560, 568—69 (1971)(排除工具和古老钱币)。
1702769953
1702769954 【253】 近来对日记案的确认,可以在Saarbrucken最高法院1988年1月4日的判决中(5 Qs 149)找到。在该案中,警察根据一份搜查令状,扣押了被告人“女朋友”的日记,在他们共同居住的房间里,警察并不知道他们已经结婚了。法院判定,该日记不能够被采纳来不利于他们两个中的任何一个,因为该扣押侵犯了“人格发展自由决定权”这一宪法原则。
1702769955
1702769956 【254】 例如,见Karl-Heinz Gossel, “Kritische Bemerkungen zum gegenwartigen Seand der Lehre von den Beweisverboten im Strafverfahren”, 651。但是,另见F. Dencker, Verwertungsverbote im Strafprozess, 52 and n. 169。Dencker指出,某些学者主张该规则应当具有震慑目的(上引文第52页,注释169),但是得出结论说,“假定立法机关创设‘证据使用禁止’是因为纪律约束的原因,这是不可能的。……”上引文,pp.53,55。
1702769957
[ 上一页 ]  [ :1.70276990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