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2894581e+09
1702894581
1702894582 [102] 1998年10月笔者曾就这个问题询问过当时在新疆工作的邓力群,据他讲,那时新疆刚刚解放,由于有很多印度人、巴基斯坦人和英美残余势力活动,麻烦不少。《补充协定》签字后,当局借此清理了大批外籍人员。
1702894583
1702894584 [103] 海因茨希:《中苏走向同盟的艰难历程》,第602页。作者没有注明资料来源。
1702894585
1702894586 [104] 《罗申与周恩来会谈备忘录》(1950年2月12日),АВПРФ,ф.07,оп.23а,п.18,д.234,л.70-74。
1702894587
1702894588 [105] 《维辛斯基与周恩来会谈备忘录》(1950年2月13日),АВПРФ,ф.07,оп.23а,п.18,д.234,л.75-76。
1702894589
1702894590 [106] 《周文稿》第2册,第73页。
1702894591
1702894592 [107] 《毛文稿》第1册,第262~263页。
1702894593
1702894594 [108] 《周文稿》第2册,第74~76页。
1702894595
1702894596 [109] 有关当时苏联移民的材料在俄国档案中已有详细披露,部分文件可参见《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12卷的相关专题。
1702894597
1702894598 [110] 新华社编《内部参考》,1950年4月1日,第1~5页。《内部参考》,1949年创刊,当时只供中共高级干部阅读,现已成为史料,在一些海外图书馆即可看到。
1702894599
1702894600 [111] 《中央关于中苏签订两合股公司协定后应注意反革命分子活动的指示》(1950年3月),福建省档案馆藏:101/5/5;《中央关于向群众解释中苏合办股份公司问题的电报》(1950年3月30日),《刘文稿》第1册,第615~617页。正是了解到中国人的这种情绪,赫鲁晓夫在1954年10月访华前决定苏联退出四个合股公司。详见沈志华《苏联专家在中国》(修订版),新华出版社,2009,第132~141页。
1702894601
1702894602 [112] 《罗申与毛泽东谈话记录》(1956年3月31日),АВПРФ,ф.0100,оп.49,п.9,д.401,л.87-98;吴冷西:《十年论战》,第146~147页;《毛泽东外交文选》,第323页;Goncharov,Lewis and Xue Litai,Uncertain Partner,p.122。
1702894603
1702894604 [113] 师哲:《在历史巨人身边》,第447页;韩念龙主编《当代中国外交》,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第31页。
1702894605
1702894606 [114] 葛罗米柯回忆说,中国不愿意在股份公司问题上与苏联合作,斯大林对此反应十分强烈。(安·葛罗米柯:《永志不忘——葛罗米柯回忆录》下卷,伊吾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第164~165页)这里讲的也是后来的反应,而不是当时签约的情况。
1702894607
1702894608 [115] 《罗申给王世杰的照会》(1948年8月31日),АВПРФ,ф.0100,оп.41,п.279,л.49(原文馆藏号标注如此);《刘师舜致罗申函》(1948年10月9日),АВПРФ,ф.0100,оп.35а,п.4,д.150,л.113-114,Русско-китайские отношения,Т.V,К.1,с.460-461,466-467。
1702894609
1702894610 [116] 参见林孝庭《危局中的外交:中、苏两国有关新疆航空与贸易谈判初探(1948~1949)》,《近代中国》第157期,2004年6月,第114~116页;瞿韶华主编《航空史料——中华民国交通史料(三)》,台北,“国史馆”,1991,第358~363、377~384页;Русско-китайские отношения,Т.V,К.2,c.529。
1702894611
1702894612 [117] 《米高扬给斯大林的报告》(1948年12月7日),АВПРФ,ф.0100,оп.41,п.58,д.278,л.8-11,Русско-китайские отношения,Т.V,К.1,с.486-488。
1702894613
1702894614 [118] 《费德林给葛罗米柯的报告》(1948年12月17日),АВПРФ,ф.0100,оп.41,п.58,д.278,л.12,Русско-китайские отношения,Т.V,К.1,с.491。
1702894615
1702894616 [119] 详细的谈判过程见АВПРФ,ф.0100,оп.42,п.22,д.288,л.55-60,63-64,105-107,93-94,126-129,Русско-китайские отношения,Т.V,К.2,c.93-95,97,102-103,114,138-140。
1702894617
1702894618 [120] 林孝庭:《危局中的外交:中、苏两国有关新疆航空与贸易谈判初探(1948~1949)》,《近代中国》第157期,2004年6月,第119~122页。
1702894619
1702894620 [121] 《彭德怀给毛泽东的报告》(1949年12月29日),АПРФ,ф.45,оп.1,д.334,л.4-6,Русско-китайские отношения,Т.V,К.2,с.252-253。此前,中苏在乌鲁木齐已经就新疆贸易问题达成初步协议,按照苏联外交部的看法,这个草案与1949年5月31日苏联部长会议批准的交给刘泽荣的草案“几乎一模一样”。见《库尔久科夫致维辛斯基的报告》(1949年12月24日),АВПРФ,ф.0100,оп.42,п.48,д.290,л.55,51-54,Русско-китайские отношения,Т.V,К.2,с.243-244。
1702894621
1702894622 [122] 《包尔汉和王震致周恩来电》(1950年1月5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档案馆藏:175/2/112。
1702894623
1702894624 [123] 《刘文稿》第1册,第219~220页。
1702894625
1702894626 [124]Ледовский А.М.На дипломатической работе,c.112.
1702894627
1702894628 [125] 《联共(布)中央关于中苏谈判的决议及附件》(1950年1月22日),АВПРФ,ф.07,оп.23а,п.18,д.235,л.41-45;金冲及主编《周恩来传》,第997页。
1702894629
1702894630 [126] 《周文稿》第2册,第76、122~123页。从目前可以看到的材料,在航空协定谈判中,中苏双方曾发生过一些不大的争执:中方希望公司按照流动资产纳税,苏方坚持只能按利润纳税,而且不得高于20%。此外,中方要求协定中的中国城市名称应按中文的称谓来写,而不是按现有的国际称谓写,如沈阳(Mukden)、张家口(Kalgan)、伊宁(Kulja)、迪化(Urumchi)等。参见《中苏走向联盟的艰难历程》,第648页。
[ 上一页 ]  [ :1.70289458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