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2899251
[167] 《人民日报》1956年7月18日,第5版。
1702899252
1702899253
[168] 《苏联给中国的备忘录》(1957年3月22日),外交部档案馆藏:109-00786-09;参见Morton Halperin,“Sino-Soviet Nuclear Relations,1957-1960,”p.118。
1702899254
1702899255
[169] 《聂荣臻传》,第569页。
1702899256
1702899257
[170] 周均伦主编《聂荣臻年谱》,第588页。
1702899258
1702899259
[171] 《聂荣臻传》,第569页;《聂荣臻回忆录》,第800~801页。
1702899260
1702899261
[172] 《聂荣臻军事文选》,解放军出版社,1992,第395页;《聂荣臻传》,第570~571页。
1702899262
1702899263
[173] 周均伦主编《聂荣臻年谱》,第591~592页;《聂荣臻传》,第571~572页。
1702899264
1702899265
[174] 周均伦主编《聂荣臻年谱》,第592~593页。早在6月,聂荣臻就提请国务院将一部分留苏学生转学导弹和电子专业,另外争取再派400名学生去苏联学习上述专业。见《聂荣臻传》,第569页。
1702899266
1702899267
[175] 作为当事人,聂荣臻对此颇有感受,见《聂荣臻回忆录》,第803页。关于中国在波匈事件中的作用,参见本书第七章。
1702899268
1702899269
[176] 周均伦主编《聂荣臻年谱》,第605页。
1702899270
1702899271
[177] 周均伦主编《聂荣臻年谱》,第608、612~613页。
1702899272
1702899273
[178] 《周恩来与尤金谈话纪要》(1957年6月14日),外交部档案馆藏:109-00786-14。
1702899274
1702899275
[179] 《姬鹏飞与尤金谈话纪要》(1957年5月14日),外交部档案馆藏:109-00786-12;《周恩来与尤金谈话纪要》(1957年5月22日),外交部档案馆藏:109-00786-13。
1702899276
1702899277
[180] 陈征(时任中国原子能工业驻苏商务代表)回忆,转引自梁东元《原子弹调查》,解放军出版社,2005,第73~74页。
1702899278
1702899279
[181] 白文治(时任二机部生产技术局局长)的回忆,转引自梁东元《原子弹调查》,第73页。
1702899280
1702899281
[182] 《聂荣臻致周恩来函(手稿)》(1957年7月11日),外交部档案馆藏:109-00792-02。此前研究者都引用周均伦主编《聂荣臻年谱》(第614页)的说法,断定聂荣臻的报告是7月18日写的。鉴于7月14日周恩来已有批复,《聂荣臻年谱》的说法可能有误。
1702899282
1702899283
[183] 范济生(时任聂荣臻秘书)回忆,转引自梁东元《原子弹调查》,第77页。
1702899284
1702899285
[184] 周均伦主编《聂荣臻年谱》,第615页;《聂荣臻传》,第575页。
1702899286
1702899287
[185] 《周恩来年谱》中卷,第67页。
1702899288
1702899289
[186] 《张闻天致苏联代办函》(1957年8月12日),外交部档案馆藏:109-00792-02。
1702899290
1702899291
[187] 《刘晓致外交部并中央电》(1957年8月15日),外交部档案馆藏:109-01726-02。
1702899292
1702899293
[188] 《张闻天接见苏联临时代办谈话纪要》(1957年8月24日),外交部档案馆藏:109-00787-04。
1702899294
1702899295
[189] 《聂荣臻传》,第575~579页;周均伦主编《聂荣臻年谱》,第619~620页。
1702899296
1702899297
[190] 周均伦主编《聂荣臻年谱》,第622页。
1702899298
1702899299
[191] 《周恩来年谱》中卷,第80页。
1702899300
[
上一页 ]
[ :1.70289925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