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2902644e+09
1702902644
1702902645 柯庆生:《东亚社会主义同盟与美国的遏制战略》,《冷战国际史研究》第4辑(2007年春季号)
1702902646
1702902647 柯伟林:《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的国际化:建立社会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梦想》,姚昱译,《冷战国际史研究》第6辑(2008年夏季号)
1702902648
1702902649 孔寒冰:《苏联经济模式是如何在中国确立起来的》,《俄罗斯研究》2000年第1期
1702902650
1702902651 李滨:《苏联专家在中国人民大学(1950~1957)》,杨京霞译,《冷战国际史研究》第10辑(2010年冬季号)
1702902652
1702902653 李丹慧:《1969年中苏边界冲突:缘起和结果》,《当代中国史研究》1996年第3期
1702902654
1702902655 李丹慧:《对1962年新疆伊塔事件起因的历史考察》,《中共党史研究资料》1999年第4、5期
1702902656
1702902657 李丹慧:《毛泽东对苏认识与中苏关系的演变》,李丹慧主编《北京与莫斯科》
1702902658
1702902659 李丹慧:《三八线与十七度线——朝战和越战期间中美信息沟通比较研究》,《中共党史研究》2001年第3期
1702902660
1702902661 李丹慧:《同志加兄弟:1950年代中苏边界关系——对中苏边界问题的历史考察(之一)》,《国际冷战史研究》第1辑(2004年秋季号)
1702902662
1702902663 李丹慧:《也谈以“跃进”一词代替“冒进”一词究竟从何而始》,《当代中国史研究》1999年第2期
1702902664
1702902665 李丹慧:《中苏在援越抗美问题上的冲突矛盾(1965~1972)》,《当代中国史研究》2000年第4期
1702902666
1702902667 李海文:《中共中央究竟何时决定志愿军出国作战?》,《党的文献》1993年第5期
1702902668
1702902669 李鸿义、王景:《东北抗日联军的斗争历程》,《中共党史资料》总第15辑,1985年12月
1702902670
1702902671 李汇川:《中苏边界谈判的症结何在?》,《国际问题研究》1981年第1期
1702902672
1702902673 李伶、周飞:《横空出世的中国导弹部队》,《党史博览》2002年第9期
1702902674
1702902675 李巧宁:《新中国中苏友好协会始末》,《近代中国与文物》2008年第4期
1702902676
1702902677 李慎之:《毛主席是什么时候决定引蛇出洞的?》,李慎之、何家栋:《中国的道路》,南方日报出版社,2000
1702902678
1702902679 廖心文:《1958年毛泽东决策炮击金门的历史考察》,《党的文献》1994年第1期
1702902680
1702902681 列·别·杰留辛:《关于苏中冲突起因的若干思考》,陈夕译,《当代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3期
1702902682
1702902683 林孝庭:《危局中的外交:中、苏两国有关新疆航空与贸易谈判初探(1948~1949)》,《近代中国》第157期,2004年6月
1702902684
1702902685 林蕴晖:《20世纪50年代中国社会主义探索中的矛盾及其逆转之原因》,《当代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4期
1702902686
1702902687 林蕴晖:《苏共二十大与毛泽东走自己的路》,《中共党史研究》2004年第1期
1702902688
1702902689 刘存宽:《中俄关系与外蒙古自中国的分离(1911~1915)》,《历史研究》2004年第4期
1702902690
1702902691 刘统:《解放战争中东北野战军武器来源探讨兼与杨奎松先生商榷》,《党的文献》2000年第4期
1702902692
1702902693 刘亚洲:《金门战役检讨》,《国情传真》,№ 2004-14
[ 上一页 ]  [ :1.70290264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