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2993193
一个是感谢他们过去大屠杀的历史功勋;一个是感到还杀得太不够,十分抱歉。天呀,这是什么“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呀!这不是一群杀人魔鬼的大合唱吗?这样的政权不垮台,人间还有真理吗?
1702993194
1702993195
如此大规模地捕人杀人,要不要什么证据呢?感谢高举斯大林红旗的莫洛托夫同志,他回答得很干脆,要什么证据!请看下面的回答:
1702993196
1702993197
问:“可是,现在有人说,公诉书中除去被告自供以外,没有任何算得上是罪证的事实。”
1702993198
1702993199
莫洛托夫答道:“既然已经知道他们犯了罪,他们是敌人,还需要什么罪证!您念念布哈林的供词就知道他是个机会主义分子!不是还想搞富农叛乱吗?”(第482页)
1702993200
1702993201
莫洛托夫可算道尽了他们“肃反”的真相,你现在或将来可能做坏事,所以把你抓起来;然后是刑讯逼供、指供;然后是取得一切所需要的口供;然后定案;然后是维辛斯基的血腥演说起诉;然后是明正典刑!这就是千篇一律的大镇压公式。证据是绝对丝毫不要的。(莫洛托夫夫人于1949年初被逮捕后也被指供:莫洛托夫拥护斯大林是假的。莫洛托夫的杀头之罪不是已准备好了吗?莫洛托夫在访谈录中对此事是讲得清清楚楚的。)
1702993202
1702993203
莫洛托夫坚持大屠杀时期的一切都是完全正确的。他在书中无数次地坚持确认,当时总检察长维辛斯基的国家公诉书,最高法院军事法庭的判决书,和“犯人”的所谓“口供”全都是正确的,因此也就全都永远有效。因篇幅关系,这里从略。但有一趣事似仍应提一下,莫洛托夫在1974年12月的一次谈话中,仍认为布哈林是1918年刺杀列宁的主谋人。他说,“在我看来,他(按:指布哈林)至少参与了社会革命党人杀害列宁的阴谋。他原先主张逮捕列宁。但那时候已到了两军对垒生死存亡的关头,斗争已发展到要处决列宁的程度”。莫洛托夫明知他是在大扯其谎。因为正是布哈林是党内高层领导中唯一坚持劝告列宁那天晚上不要到某工厂去演讲的人。此事在1935年出版的列宁夫人克鲁普斯卡娅写的《列宁回忆录》中写得清清楚楚。(出版时,斯大林去电话向克鲁普斯卡娅祝贺,然后即发动波斯伯洛夫等在《真理报》上公开发表文章对克鲁普斯卡娅进行毁灭性的攻击,而波斯伯洛夫此时正是“斯大林同志秘书处”的宣传处长。)莫洛托夫会没有看过吗?列宁夫人回忆录载,当天中午,布哈林在列宁家中吃饭,(列宁待布哈林如家人子弟,并公开在“遗嘱”中讲布哈林是全党最喜欢的人。)席间,布哈林得悉列宁当晚要到两个工厂去演讲,而头一天乌里茨基(列宁格勒肃反委员会主席)刚刚被刺,因此就劝列宁不要去演讲。请看列宁夫人是怎么写的吧:
1702993204
1702993205
“这天,布哈林在我们家吃午饭,在吃午饭的时候,他竭力劝说伊里奇不要去演讲,伊里奇一笑置之,后来为了不再谈这个问题,他就说或许不去了……(晚上,列宁)没有带任何警卫就去参加群众大会了。”[5]
1702993206
1702993207
因此,什么杀害布哈林的判决书啊,《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啊,以至于不得不紧跟伪史的电影《列宁在1918》啊,等等,全都是在彻头彻尾地伪造历史。电影编者卡普列尔,即斯大林女儿斯维特兰娜16岁时如痴如醉的情人,斯大林让他整整坐了10年牢,斯大林死后当天获释(斯女儿则说是3个月后)。他依据判决编电影,本人应属无错。我在多年前即在《羊城晚报》写过一篇短文,题作《阴谋文学的老祖宗》,就是专门介绍此事的。
1702993208
1702993209
莫洛托夫至死也是拥护大规模地乱砍乱杀的。他对中国人提出的、替他们辩护的“扩大化”,莫洛托夫毫不领情,他说:“我认为我们当时就应该经过一个恐怖时期,我不怕这个词,因为当时没有时间、没有可能……仔细分析。否则我们就不仅会拿俄国的苏维埃政权去冒险,而且会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受到威胁。”(第425页)这就是公开承认苏联当时是不分青红皂白地乱砍乱杀了!苏联的大砍大杀在斯大林时期从未停过。照莫洛托夫的理论,苏联是“没有时间”、“没有可能”弄清情况,所以一切毫无根据的大屠杀都是完全合理的。莫洛托夫至死坚持他这套“社会主义”即是无限恐怖的理论,而且他们的“肃反”不但没有“扩大化”,而是犯了“缩小化”的错误。
1702993210
1702993211
这里顺便说几句,戈尔巴乔夫上台后也顶了整整3年牛。后来实在顶不下去了,才于1988年初夏,不得不开始进行真正的平反工作。过去我们大骂赫鲁晓夫,实际上赫鲁晓夫是只为“斯大林分子”平反的,对一切所谓“反对派”分 子根本就没有平反一个。赫鲁晓夫以后的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时期,平反工作已陷于倒退,历史的真相准备永久伪造下去;安德罗波夫可能不同一些,但执政一年就去世了。1988年的春夏秋三季,戈尔巴乔夫及新的政治局才决心全部平反,该年先后由苏共中央、苏联最高法院等有关部门,把三四十年代的一切大小政治假案全部平反了,并由塔斯社通报了全世界,说明这些案件全部是假案。因为查遍一切有关部门的全部档案资料,始终未查得任何一件证据可以证实他们所犯的任何一件罪行,所以,起诉书和判决书全都没有任何证据。苏联境内也始终根本不曾存在过由托洛茨基在境外做总指挥的那些所谓外国间谍、暗害集团及其活动。所有那么多人的全部罪行都是没有任何证据的。因此,这些起诉书、判决书全都没有任何根据,予以撤销。对布哈林特别隆重,为恢复他的党籍,由苏共中央特别发了一个专门通报。(但是在1987年十月革命70周年纪念大会上,戈尔巴乔夫对布哈林主要还是采取大批判态度,说明那时他也还没有下决心为布哈林等平反。)实际上,由于这些平反,便也为托洛茨基本人平反了,因为在苏联境内既然没有任何由托洛茨基指挥的反革命组织和反革命活动,那么,托洛茨基在这方面的罪行也就全没有了。苏联的这些公开平反决定,塔斯社对全世界发了消息,这些消息大体都收在新华出版社1988年出版的一本书中,此书名为《克里姆林宫秘闻》,“内部发行”。因篇幅关系,苏方的平反原文就不详细引用了。
1702993212
1702993213
共产主义实现前永远是无产阶级专政
1702993214
1702993215
莫洛托夫认为,专政只能是几个人的专政,无产阶级专政对人民必须是天罗地网,对党内意见不同的人只能放手镇压,镇压必须连及妇女儿童,决不能释放政治犯,最可怕的敌人是:人道主义。
1702993216
1702993217
莫洛托夫认为在实现共产主义以前,均只能实行无产阶级专政。他说:“马克思曾经指出,在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之间的这一过渡时期,除了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别无选择,可现在我们到处都把这一提法修正为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的这一过渡时期,所有的文献都做了修正,甚至在党纲中也如此。”(第577页)其实,莫洛托夫缺乏常识,马、恩常常是把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阶段泛称为共产主义的。
1702993218
1702993219
而莫洛托夫心中的所谓无产阶级专政,就是一个天罗地网,使任何人都无处可逃。莫在书中谈了很多沙皇流放犯人的事情,那里管吃管住,准许通信自由,准许亲属去探亲与居住,准许看书、撰文、开会,还准许按原来的党派自行编组活动。莫洛托夫承认他们吸取了这个教训,把苏联的一切监狱、集中营、流放地都“搞成了天罗地网”(第175页),使任何人插翅难飞。在实际上,苏联全国都是如此。
1702993220
1702993221
苏联在惩办一切所谓“反对派”、“反革命”犯、“间谍”犯等等,就是所谓“政治犯”时,一般是要株连家属的,即家属一般都要同时被捕、监禁、流放等(我不说“全部”,但我所见的书上,苏联被捕人员大体上都是累及家属的)。莫洛托夫不仅恬不知耻地承认了这个事实,而且认为这样的惩办很必要!
1702993222
1702993223
“为什么波及妇女儿童?”(丘耶夫问。——引者注)
1702993224
1702993225
“什么‘为什么’?当时需要对这些人进行某种隔离审查;她们当然会散布不满……这在一定程度上起了分化作用。实际上就是这样。”(第494页)累及妇女儿童,莫洛托夫看来是天经地义的,所以对提出这个问题表示不满与不能理解!
1702993226
1702993227
莫洛托夫宣传所谓“无产阶级专政”,实际上只能是几个人以至一个人的专政。他说:“在列宁健在时苏维埃的作用实际上就已经被贬低了——大权应该集中到几个人手里。”(第222页)但苏联的事实并不是几个人,而确实是一切权力只集中在一个人手里。这恐怕是苏联一切错误的总根源。个人独裁得越厉害,人民的苦难往往也就越深重,古今中外,绝无例外。
1702993228
1702993229
莫洛托夫公开宣布,对一切有不同意见的人,即所谓“反对派”分子,只能放手消灭。他说:“甚至列宁在世时,就有那么多不协调的、形形色色的反对派,列宁认为这十分危险,要求进行坚决的斗争……总要有人放开手脚进行镇压。于是,斯大林就实际地承担起这种种难题并加以解决。我认为,斯大林对此事的处理基本上是正确的,我们全力支持他,我是其中一个主要支持者,而且我对此至今不悔。”(第472页)
1702993230
1702993231
列宁对党内有不同意见者,可能做梦也没有想过要杀他们,也没有想过用党纪处分。列宁最后两三年,同斯大林有分歧,为党的前途着想,列宁也只不过建议撤去斯大林的总书记职务而已。
1702993232
1702993233
莫洛托夫承认,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即几次同他商量,建议从集中营等处放人。对赫鲁晓夫的这一建议,莫洛托夫彻头彻尾反对,赫氏同他商量过几次,都被他坚决拒绝了。莫洛托夫说:
1702993234
1702993235
他(指赫鲁晓夫。——引者注)对我说过两次:“一块儿干吧!咱们友好吧!”“好吧,基础是什么?咱们谈谈。”
1702993236
1702993237
“毫无结果,因为我们立场不同。他主要是想让劳改营放人,无论如何也要提高自己的声望。可当时给那些明目张胆的敌人平反,我当然不能和他意见一致。”(第441页)
1702993238
1702993239
“我对他说基础是什么的时候,就已开始禁止他这样干了。他不愿意,我们无法共事。米高扬同他关系不错。”(第441页)
1702993240
1702993241
在从监狱和集中营释放一切无罪的人这个全苏人民第一号紧急的最大问题上,莫洛托夫是死硬地坚持他在斯大林时代的立场,一个不放。而对他的在斯大林的压力下被迫宣布离了婚的夫人例外,他要求立刻放,并办到了。
1702993242
[
上一页 ]
[ :1.70299319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