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2993857e+09
1702993857 6月,英、法、美、意四国混合部队4万多人在俄国北部登陆,日本、德国等也乘机出兵,对苏俄进行干涉。
1702993858
1702993859 6月11日,成立贫农委员会,任务是在农村代替苏维埃掌权,分配粮食、生活必需品和农具,协助当地粮食机构没收富农余粮,在分配粮食和农具时给予贫苦农民以优待。
1702993860
1702993861 7月4日—10日,全俄苏维埃第五次代表大会召开,左派社会革命党人谴责布尔什维克背叛了农民阶级,要求取消贫农委员会,他们的提案被大会否决。
1702993862
1702993863 7月6日,左派社会革命党人刺杀德国驻俄大使米尔巴赫,并在一些城市策动武装叛乱,叛乱被平息,布尔什维克与左派社会革命党的联盟宣告结束。
1702993864
1702993865 7月19日,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开始生效。
1702993866
1702993867 7月29日,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莫斯科苏维埃和工人组织代表的联席会议宣布“社会主义祖国在危急中”,号召全国人民全力以赴抗击国内外敌人。
1702993868
1702993869 9月2日,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宣布苏维埃共和国为军营,要求“一切为了前线”。
1702993870
1702993871 9月3日,彼得格勒枪毙了500多名人质和可疑分子。
1702993872
1702993873 9月初,成立共和国军事革命委员会,设置共和国武装力量总司令,约 · 约 · 瓦采文斯、谢 · 谢 · 加米涅夫先后任总司令。托洛茨基仍任军事革命委员会主席,对取得国内战争的胜利起了巨大作用,被誉为“红军之父”。
1702993874
1702993875 11月11日,德国同协约国签订了停战协定,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1702993876
1702993877 11月12日,苏俄政府宣布废除布列斯特一里托夫斯克和约。
1702993878
1702993879 11月30日,成立以列宁为首的工农国防委员会,拥有动员国家的人力和资源用于国防的全部权力。
1702993880
1702993881 12月10日,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颁布《劳动法典》,宣布对所有16—50岁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实行劳动义务制。
1702993882
1702993883 1919 年
1702993884
1702993885 1月11日,为整顿城乡交换,中央执行委员会颁布粮食征收制的法令,规定农民有义务按固定价格将全部剩余农产品交给国家,以保证军队和工人的粮食供应。国家按需要数量进行征收,实际上拿走的不仅是余粮。
1702993886
1702993887 2月14日,中央执行委员会颁布“关于社会主义土地整理和过渡到社会主义农业的措施”的决定,大力宣传成立公社和协作社。
1702993888
1702993889 3月2日,为了进行世界革命,共产国际在莫斯科成立,季诺维也夫当选共产国际执委会主席。共产国际又称第三国际,它是共产党世界性的统一机构,各国共产党是它的一个支部。
1702993890
1702993891 3月18日—23日,俄共(布)第八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决定实行依靠贫农,同中农保持巩固的联盟,反对富农的政策。列宁在会上对军事反对派进行了原则性批评,为托洛茨基辩护。
1702993892
1702993893 3月,旧俄海军上将高尔察克的军队控制了乌拉尔、西伯利亚和远东的大片领土,与外国干涉者配合,成为苏维埃政权的最大威胁。
1702993894
1702993895 4月12日,《真理报》发表列宁起草的俄共(布)中央关于东方战线局势的提纲,提出东方战线是决定性战线,要在短时间内加强东方战线,号召人民积极保卫社会主义祖国。
1702993896
1702993897 5月,尤登尼奇的白卫军在爱沙尼亚和芬兰军队的配合下,向彼得格勒进攻,6月底被击溃。
1702993898
1702993899 7月,邓尼金在协约国的支持下,在南方向苏维埃政权发动第二次进攻,占领了顿巴斯和乌克兰的大部分地区,目标直指莫斯科。
1702993900
1702993901 8月中旬,高尔察克全线溃败,不再是主要威胁。
1702993902
1702993903 10月,邓尼金攻占奥廖尔,列宁发出“大家去同邓尼金作斗争!”的号召,10月中旬歼灭了邓尼金的精锐部队,解放了奥廖尔和沃罗涅日。
1702993904
1702993905 10月,布哈林和奥布拉任斯基合写的通俗著作《共产主义ABC》问世,列宁认为该书是“一本篇幅不大但极有价值的书”,到30年代初,该书再版近20次。
1702993906
[ 上一页 ]  [ :1.70299385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