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2993907e+09
1702993907 12月26日,苏俄人民委员会颁布在成年居民中扫除文盲的法令。
1702993908
1702993909 1920 年
1702993910
1702993911 1月16日,协约国最高委员会宣布解除对苏俄的经济封锁。
1702993912
1702993913 1月17日,人民委员会决定在公共食堂就餐的工人、职员免费用餐。
1702993914
1702993915 1月29日,人民委员会正式公布《关于劳动普遍义务制》法令,要求所有居民,不管从事何种工作,都必须完成规定的劳动义务,不履行劳动义务者将交法庭审判,劳动义务制因此成了强迫劳动制。
1702993916
1702993917 2月,高尔察克被捕,并被处决。
1702993918
1702993919 2月2日,苏俄首先同爱沙尼亚签订和约,承认爱沙尼亚独立,双方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这是苏俄签订的第一个国际和约。
1702993920
1702993921 2月18日,列宁宣布苏维埃俄国愿“同各国人民和平共居”,愿同所有国家无一例外地建立经济联系。
1702993922
1702993923 是年春,邓尼金被彻底击溃。
1702993924
1702993925 3月29日—4月5日,俄共(布)第九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这次代表大会是在红军取得了反对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的决定性胜利的条件下召开的,大会的中心议题是经济建设问题,即从军事战线的斗争转向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问题。
1702993926
1702993927 5月7日,俄联邦与孟什维克领导的格鲁吉亚民主共和国签署相互承认的条约,两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1702993928
1702993929 6月—10月,苏俄军队取得反对波兰干涉者的胜利后,开始越过边界向波兰进军,本以为其世界革命会得到波兰工人的支持,在华沙城下,苏俄军队却遇到了波兰工人的抵抗。战争的失利,使列宁对世界革命形势的认识有了转变。
1702993930
1702993931 7月12日,苏俄政府同立陶宛签订和约,双方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1702993932
1702993933 8月11日,苏俄政府同拉脱维亚签订和约,双方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1702993934
1702993935 11月,在全俄工会第五次代表会议上,俄共(布)党内出现了关于工会问题的争论。托洛茨基认为工会应当突出“生产观点”即抓经济工作;列宁认为工会是共产主义的学校;布哈林认为两种职能都有。列宁提出工会应当保护工人的利益,但没有引起重视。
1702993936
1702993937 11月23日,苏维埃政府颁布了租让法令,允许外国资本家到苏俄开办工矿企业。
1702993938
1702993939 12月,规定市内交通、铁道交通免费,劈柴、饲料、食品、日用品、医疗、住房等免费供应。
1702993940
1702993941 12月22日—29日,全俄苏维埃第八次代表大会召开,通过了国家电气化计划,预计用10年到15年的时间,新建发电站30座,列宁把它称为“第二个党纲”。
1702993942
1702993943 1921 年
1702993944
1702993945 2月8日,列宁给中央政治局会议写了《农民问题提纲初稿》,建议用粮食税代替粮食征收制。
1702993946
1702993947 2月11日,俄共(布)中央通过建立红色教授学院的决议,红色教授学院与已存在的斯维尔德洛夫共产主义大学、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一起,成为苏联培养党政干部的摇篮。
1702993948
1702993949 2月26日,苏俄与波斯签订友好条约,建立外交关系。
1702993950
1702993951 2月28日,列宁格勒的城市工人由于食品不足而举行罢工和示威,喀琅施塔得海军基地的两万多名水兵同情工人,发生兵变,他们认为共产党已经不能代表他们的意志,提出建立“没有共产党人参加的苏维埃”,要求实行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的自由。
1702993952
1702993953 2月—3月,苏俄出兵格鲁吉亚,兼并了独立的格鲁吉亚民主共和国。
1702993954
1702993955 3月8日—16日,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召开,在会上通过《关于以实物税取代粮食征收制》等决议,此后俄共(布)逐步放弃“军事共产主义”政策,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
1702993956
[ 上一页 ]  [ :1.70299390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