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2993884
1702993885
1月11日,为整顿城乡交换,中央执行委员会颁布粮食征收制的法令,规定农民有义务按固定价格将全部剩余农产品交给国家,以保证军队和工人的粮食供应。国家按需要数量进行征收,实际上拿走的不仅是余粮。
1702993886
1702993887
2月14日,中央执行委员会颁布“关于社会主义土地整理和过渡到社会主义农业的措施”的决定,大力宣传成立公社和协作社。
1702993888
1702993889
3月2日,为了进行世界革命,共产国际在莫斯科成立,季诺维也夫当选共产国际执委会主席。共产国际又称第三国际,它是共产党世界性的统一机构,各国共产党是它的一个支部。
1702993890
1702993891
3月18日—23日,俄共(布)第八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决定实行依靠贫农,同中农保持巩固的联盟,反对富农的政策。列宁在会上对军事反对派进行了原则性批评,为托洛茨基辩护。
1702993892
1702993893
3月,旧俄海军上将高尔察克的军队控制了乌拉尔、西伯利亚和远东的大片领土,与外国干涉者配合,成为苏维埃政权的最大威胁。
1702993894
1702993895
4月12日,《真理报》发表列宁起草的俄共(布)中央关于东方战线局势的提纲,提出东方战线是决定性战线,要在短时间内加强东方战线,号召人民积极保卫社会主义祖国。
1702993896
1702993897
5月,尤登尼奇的白卫军在爱沙尼亚和芬兰军队的配合下,向彼得格勒进攻,6月底被击溃。
1702993898
1702993899
7月,邓尼金在协约国的支持下,在南方向苏维埃政权发动第二次进攻,占领了顿巴斯和乌克兰的大部分地区,目标直指莫斯科。
1702993900
1702993901
8月中旬,高尔察克全线溃败,不再是主要威胁。
1702993902
1702993903
10月,邓尼金攻占奥廖尔,列宁发出“大家去同邓尼金作斗争!”的号召,10月中旬歼灭了邓尼金的精锐部队,解放了奥廖尔和沃罗涅日。
1702993904
1702993905
10月,布哈林和奥布拉任斯基合写的通俗著作《共产主义ABC》问世,列宁认为该书是“一本篇幅不大但极有价值的书”,到30年代初,该书再版近20次。
1702993906
1702993907
12月26日,苏俄人民委员会颁布在成年居民中扫除文盲的法令。
1702993908
1702993909
1920 年
1702993910
1702993911
1月16日,协约国最高委员会宣布解除对苏俄的经济封锁。
1702993912
1702993913
1月17日,人民委员会决定在公共食堂就餐的工人、职员免费用餐。
1702993914
1702993915
1月29日,人民委员会正式公布《关于劳动普遍义务制》法令,要求所有居民,不管从事何种工作,都必须完成规定的劳动义务,不履行劳动义务者将交法庭审判,劳动义务制因此成了强迫劳动制。
1702993916
1702993917
2月,高尔察克被捕,并被处决。
1702993918
1702993919
2月2日,苏俄首先同爱沙尼亚签订和约,承认爱沙尼亚独立,双方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这是苏俄签订的第一个国际和约。
1702993920
1702993921
2月18日,列宁宣布苏维埃俄国愿“同各国人民和平共居”,愿同所有国家无一例外地建立经济联系。
1702993922
1702993923
是年春,邓尼金被彻底击溃。
1702993924
1702993925
3月29日—4月5日,俄共(布)第九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这次代表大会是在红军取得了反对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的决定性胜利的条件下召开的,大会的中心议题是经济建设问题,即从军事战线的斗争转向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问题。
1702993926
1702993927
5月7日,俄联邦与孟什维克领导的格鲁吉亚民主共和国签署相互承认的条约,两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1702993928
1702993929
6月—10月,苏俄军队取得反对波兰干涉者的胜利后,开始越过边界向波兰进军,本以为其世界革命会得到波兰工人的支持,在华沙城下,苏俄军队却遇到了波兰工人的抵抗。战争的失利,使列宁对世界革命形势的认识有了转变。
1702993930
1702993931
7月12日,苏俄政府同立陶宛签订和约,双方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1702993932
1702993933
8月11日,苏俄政府同拉脱维亚签订和约,双方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
上一页 ]
[ :1.702993884e+09 ]
[
下一页 ]